

中国地貌
中国幅员广大,各种地貌类型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地貌大国。中国地貌的宏观特征主要是在内营力作用下地质构造控制的结果:
(1) 多山少平地。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平地不足1/3。
(2) 西高东低,存在三大地貌阶梯。第一级阶梯为地处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多条海拔超过6000~7000米的大山横亘在高原上;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了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大的地貌单元。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左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部分为第三级阶梯,绝大部分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中国的主要平原都位于此。
(3)东西向山脉和南北向山脉的交叉。具体表现为:在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一线以西的中国西部,山脉走向大多为东西向,而在此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山脉走向大多为南北向,或略偏东北。这样的分布构成了中国地貌的骨架。
(1) 多山少平地。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平地不足1/3。
(2) 西高东低,存在三大地貌阶梯。第一级阶梯为地处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多条海拔超过6000~7000米的大山横亘在高原上;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了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大的地貌单元。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左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部分为第三级阶梯,绝大部分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中国的主要平原都位于此。
(3)东西向山脉和南北向山脉的交叉。具体表现为:在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一线以西的中国西部,山脉走向大多为东西向,而在此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山脉走向大多为南北向,或略偏东北。这样的分布构成了中国地貌的骨架。
中国领土面积按海拔高度分配的比例
海拔高度(米) | <500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5000 |
>5000 |
占全国总面积(%) | 16 |
19 |
28 |
18 |
19 |
![]() 黄土高原 |
![]() 青藏高原 |
![]() 大连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