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气候与穿着

  人穿衣服鞋帽的原始目的是挡风遮体、保暖御寒。由于时空上的差异,衣服品种、工艺和穿着方式也呈现出鲜明的气候特色,其核心就是“因天制宜,看天着装”。

  冷与穿着

  世界上寒冷地区的居民,为了抵御寒冷,都喜欢和善于穿皮衣。衣料的来源大都是就地取材,以动物的皮毛为材料,缝制各种衣裤和袍子,而且反动物之道而行之,皮在外以挡风雪,毛在内以发挥疏松保暖的功效。爱斯基摩人的衣服用驯鹿皮或海豹皮制成。西伯利亚拉普人以驯鹿皮制衣。我国冬季最寒冷的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人主要用狍皮做原料制衣,黑龙江东部的赫哲族人以打渔狩猎为生,他们的皮衣主要是用鱼皮制成。

 


鄂伦春人的服饰

 

  热与穿着

  在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下,着装以宽松肥大为特点。如马来西亚人喜欢穿“纱笼”、“巴汝”(上衣没有衣领,袖子十分宽大)。我国四川盆地的夏季也相当炎热,彝族男子的长裤就十分宽大。许多赤道和热带国家,男子也穿裙子,如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和斐济,男人穿素裙已经成为一种民族习惯。中东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光照强烈,白色宽袍大袖外加头巾,成为他们的首选。


  风与穿着

   我国台湾的澎湖地区,大风日数很多。妇女都用两条毛巾挡脸,只留下眼睛一条逢。爱尔兰盛行偏西风,人们喜欢披羊毛斗篷。


  湿与穿着

   荷兰木鞋是“荷兰四宝”之一。与荷兰冬季潮湿有关。日本木屐纯粹是雨季用品。它的功能是防湿防滑。



木屐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