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与赫胥黎
40年代,英国生理学家A.L.霍奇金、A.F.赫胥黎和B.卡茨进而研究钠、钾离子同神经传导的关系。他们发现:在静止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为“钾膜”,钾离子可以通透,趋向于钾的平衡电位;在活动时则为“钠膜”,对钠离子有极大的通透性,趋向于钠的平衡。因此动作电位的产生,本质上是“钾膜”转变为“钠膜”,而且这种转变是可逆的。
奥伊勒与NA
奥伊勒(U. Von. Euler)是瑞典生理学家、神经化学与神经药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46年,奥伊勒发现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A),并深入研究了NA的生成、储存、释放、重摄取等整套的代谢过程。美国生物化学家、分子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阿克塞尔罗德(J.Axelrod)从1949年起集中研究儿茶酚胺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并发现可卡因、苯丙胺等可以阻断儿茶酚胺的重提取过程,为研制治疗高血压、帕金森病药物开创新的途径。奥伊勒和阿克塞尔罗德的工作相辅相成,在发展神经化学、神经药理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们与卡茨一起共同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
贝凯西与侧抑制
出生在匈牙利的美国生理学家(原来是物理学博士)G.von贝凯西发现在视觉系统中有互相抑制的作用,有助于加强视觉中的反差效应。他还发现,在听觉系统中也存在侧抑制。这一作用原理已被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的信号检测。
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V.B.芒卡斯发现大脑皮层功能的柱状结构。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Hubel和Wiesel,1982年发现,在大脑皮层中,具有相同图像特征选择性和相同感受域位置的众多神经细胞,以垂直于大脑表面的方式排列成柱状结构——功能柱。功能柱垂直地贯穿大脑皮层的六个层次,同个功能柱内所有的神经细胞都编码相同的视觉信息。迄今为止,科学家在高等动物的大脑皮层上已经发现了多种与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相关的功能柱。因此,垂直的柱状结构已被看成大脑皮层组织的一个基本结构,这是近三十年中在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