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德国科学家勒维进行了一个著名的“蛙心交叉灌流实验”蛙的神经受迷走神经支配,电刺激蛙迷走神经,蛙心跳即被抑制。如果用液体灌流被电刺激的蛙心,把灌流液注入另一个未受刺激的蛙心脏,后者也被抑制。证明迷走神经末梢能分泌出某种“迷走物质”,抑制心脏活动,后被证实该物质为乙酰胆碱。戴尔(H.H.Dale),英国科学家,他在1930年证明副交感神经(包括迷走神经)末梢能分泌出乙酰胆碱,而且证明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和运动神经末梢也能分泌乙酰胆碱。由于他们将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相机确认了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建立了突触的化学遗传学说。戴尔的开创性工作对神经药理学的创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36年这两位科学家同获诺贝尔奖。
彭菲尔德与大脑皮层功能图
在大脑上用电刺激研究功能定位,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德国神经外科医生O.弗尔斯特和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W.G.彭菲尔德在外科手术时,在清醒的人身上,用电刺激大脑的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的反应。根据这种结果绘制出的人的大脑皮层功能区域图表明,感觉区域集中在中央后回。运动区域集中在中央前回,这些区域的每一处都同身体的一定部位相联系,但皮层部分的大小与实际体表部分不成比例,而同控制的精确度成比例。例如大拇指和食指的代表区的面积比胸部12根脊神经传入代表区的总面积大好几倍。
阿德里安与“感受域”
感受域,这是英国生理学家E.D.阿德里安在1930年前后提出的概念。他的实验发现许多感受器都会引起同一根神经纤维的反应,因此他把这一纤维所联系的许多感受器的区域称为感受域。此后,不少英国和美国的生理学家发现在整个视觉系统的各级水平上的神经元都存在感受域,每一级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加工功能。在听觉系统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因此,感受域的概念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