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考与讨论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然而,记忆的指针只要调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潮水般涌来的种种记忆浮现在眼前——地震的震惊、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余震频发的危险、次生地灾排查的艰难、堰塞湖的威胁、灾后重建的争议等等。这一过程中的成功和遗憾给人们很多的科学思考。如果我们能早些知道会发生汶川地震?如果我们能抓住数十万蟾蜍迁移等生物异常信息?如果预警能够抓住体波与面波的时间差?如果我们的基础设施足够的坚固?如果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此生灾害能有效控制?如果我们救援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那又是怎样的令人宽慰。诸多遗憾引发了进一步的科学思考,提出了系列的科学问题,引发了系列的科学争论。针对这些科学问题,我们开辟“科学思考与讨论”专栏, 以期通过广泛的思考和讨论,集思广益,共同促进科技救灾的进步。
从我国2008年“5·12”汶川地震,到日本北部2008年9月11日发生里氏7级地震,再到2009年意大利中部6日凌晨里氏6.3级地震,巨大的伤亡使人们渴望认识地震是如何形成了,是板块构造运动的结果,还是其他的原因?
“5·12”汶川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汶川大地震断裂、破裂过程、成灾机理
“5·12”汶川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汶川大地震断裂、破裂过程、成灾机理
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震次生灾害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妨碍了灾后的重建工作。防治次生灾害是灾后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防治山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
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
从地震看山地科学
遥感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如何防治山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
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
从地震看山地科学
遥感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对比的目的,是能有所借鉴,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如果我们能从32年前发生在自己国土上的唐山大地震、从13年前发生在近邻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从与汶川大地震发震原理最接近的9年前的我国台湾集集大地震以及本次汶川大地震中学到经验,那以后我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借鉴国内外经验,如何更有效地防灾减灾和更合理地灾后重建?
从“大震不倒”项目的设计经验说起
借鉴国内外经验,如何更有效地防灾减灾和更合理地灾后重建?
从“大震不倒”项目的设计经验说起
学术研讨
地震能否准确预报?动物的异常反映能否用于预报地震的发生?地震预测面临的哪些科学挑战?能否充分应用地震波的运动规律监测预警地震发生减轻地震灾害?在这里,你可以和大家一起进行思想碰撞!
地震能否准确预报?
动物的异常反映能否用于预报地震的发生?
地震预测面临的哪些科学挑战?
能否充分应用地震波的运动规律监测预警地震发生减轻地震灾害?
摈弃地震不可预测预报论,开拓地震测报研究新思路
地震预报,路在何方?
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地震监测预报的误区分析与工作建议
地震能否准确预报?
动物的异常反映能否用于预报地震的发生?
地震预测面临的哪些科学挑战?
能否充分应用地震波的运动规律监测预警地震发生减轻地震灾害?
摈弃地震不可预测预报论,开拓地震测报研究新思路
地震预报,路在何方?
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地震监测预报的误区分析与工作建议
灾后重建工作内容繁多,每一个都非常重要,比如建筑物选址、生态环境评估、灾后心理援助等问题均关系到灾后人民生活是否能迅速回到正轨。
如何科学调整高烈度地震区城乡房屋建设的标准与结构减少灾害?
试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9大关系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
汶川地震灾区重建若干问题探讨
如何科学调整高烈度地震区城乡房屋建设的标准与结构减少灾害?
试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9大关系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
汶川地震灾区重建若干问题探讨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