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记忆中的华罗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信息学院 孙淑玲
我是58级应用数学专业二班的学生,计算数学专业,1963年毕业后留校。
1958年,我慕华罗庚之名报考了刚刚建校的“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当时华罗庚任数学系主任。1959年我拿着有华罗庚给我们讲课的宣传册回到母校女三中动员学妹们报考中国科大(由于我怕华老提问不敢坐在第一排)。
华罗庚经常对我们说如何做学问,例如: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等等。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这些教诲我一直牢记在心,贯彻在实际行动中。
特别是第一条:读书要先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使我受益匪浅。我的理解是:一般数学书写的比较精炼,省去一些推导与计算步骤。华罗庚提倡在读数学书的时候,除了弄清楚所写的内容、方法,还要把书中那些“显然”、“可以证明”、“经过计算可以得到”等等略去之处都补出来(对作者显然,对我并不一定显然),把细节弄懂,可以更好地掌握具体的数学论证和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这是就把书“读厚”了。
在读完一章或一本书以后,不可能在脑子里记住全部细节,所以要认真总结“问题怎样提出”、“解决到什么程度”、“解决过程中提出哪些概念和方法”。通过这种“提纲挈领”把书“读薄”了。正是这种学习方法,引导我在其后的工作中能较快地从计算数学转到计算机理论、密码学等领域,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把这些“口诀”转述给我的学生。希望他们也掌握学习的真谛。
华罗庚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直接用到工农业生产。在他的感召下,1971-1973我在芜湖造船厂带领新分配到厂的大学生和老工人一起搞“船体数学放样”。所谓数学放样是指,使用计算机以数学方法代替手工操作从图纸直接形成船体外板。我们完成的外板展开和龙骨放样程序系统(当时需要到南京、上海使用国产108、320机,用汇编程序。后来才用Algol 60程序设计语言),满足了生产所需,受到厂方的肯定。这个程序系统直到80年代末(后来没有联系)还在使用。为其后该厂数字化造船培养了一批核心骨干。
(二)华罗庚老师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
留校后结识了许多教师和华老的研究生。特别是文革期间,不搞业务,整天无所事事。所以同事之间聊天的机会很多。言谈中对于华罗庚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印象十分深刻。
华罗庚勉励青年人,提出学习要勤奋,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
华老说:年轻的时候别人用一小时做的事情,我用了两个小时,并且将这种做法坚持下去,过了几年,别人用一小时做的事情,我只用二十分钟就完成了。例如:华老说过,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读Weyl的群表示论,直到他认为真正读懂了并化成自己的语言——矩阵,然后作为自己的工具研究多复变函数,写成了《典型群上的调和分析》。
学生问华老基本功要练成什么样,他的回答是:要练得很熟,熟了才可能有所发明创造。关键是要有几手自己的“招数”和“拿手好戏”,别人都不如你。这样你才能做出新东西来。华老对矩阵工具的纯熟运用使他在数学的多个领域中都取得国际水平的成就。华老把基本功比喻成“练拳”,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华老鼓励学生做学问要勇于和强者较量。为此,华老把“班门弄斧”这句成语反其道行之,主张“弄斧必到班门”,只有和强者较量才能增长见识和做出高水平成果。
华罗庚指导研究生的方法是以自学为主,指定要念的书,参加一些讨论班。每个学生平均每两周一次和他谈学问。
华老的每个讨论班都是有目标的。例如在“不等式”讨论班上读刚刚出版的Bellman关于不等式的书。第一次讨论时华老指出:“我叫你们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不认为这本书写得好”。他认为,用他精湛的矩阵技巧可以更系统地整理该书中的许多矩阵不等式。归结为少数几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