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net.cn)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最早启动的大型综合性科普网站之一,是国内最早以虚拟博物馆传播科学知识的网站。多年来,中国科普博览依托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普资源,以资源集成为基础,以"传播、互动、交流、服务"作为建站理念,逐渐发展成为知识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形式新颖,集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于一体的中科院科普云门户,成为人与人交互的科学传播平台。

长征五号复飞成功,一发定全局!这样的称号,它配的上吗?
奥数到底该不该学?
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太阳?帕克太阳风探测器的任务是什么?
和科学家一起看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北京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管理措施,又和上海有哪些区别呢?
博士生们的压力从哪来?
摘要:7月23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特大山体滑坡灾害,造成21栋房屋被埋,多人死亡。山体滑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了解滑坡诱发原因和前兆,掌握遇到滑坡时的自救知识,也许能帮你在灾难发生时成功自救。
摘要:多年来,天文学家们,只能通过间接的证据来证明黑洞的存在。就算是最顶尖的科学家,也不曾目睹它的真容。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为了能够直接“看到”黑洞,各国科学家们联合起来,全球8个天文台将各自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了一个虚拟的望远镜网络,构成了口径等同于地球直径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科学家们利用这8个射电望远镜,同时观测,收集大量数据,然后汇集进行合并分析,最后产生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摘要:据新华社报道,日本爱媛大学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日前宣布,他们利用日本“昴星团”望远镜发现了83个约130亿光年外的巨大黑洞。这表明,宇宙诞生初期就存在大量的巨大黑洞,而且质量和我们临近宇宙中的黑洞质量差不多,可以达到几十亿个太阳质量。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这意味着,在宇宙诞生仅8亿年后,就诞生了大量巨大的黑洞。研究人员对此感到非常吃惊,认为研究这些黑洞将有助于探索宇宙的早期历史。
摘要:暗物质无处不在却又不可捉摸,最直接的找到它的办法就是捕捉其和普通物质发生碰撞时发出的信号。但是面对着技术困难、费用昂贵等问题,至今还未发现暗物质。
摘要:天文学家观测到星系和星系外围星体的运动规律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运动时,就认定背后有所谓的暗物质在“作怪”。暗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不发射光和电磁波,因此我们看不见并且摸不到,就如同宇宙幽灵一般存在着。
摘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宇宙的全貌吗?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星系团的力学质量远大于根据发光度计算出来的星系团光度质量,这部分多出来的质量就是暗物质。然而我们始终没能找到占有宇宙能量组分25%的暗物质,那么,暗物质究竟存在吗?
摘要:人有多弱小?世界上不可治愈的疾病那么多,每分钟都在夺取千万人的生命。人有多强大?再毫无头绪的难题,总有一代代探索的人拼尽全力将其攻克。也许一个人只能将真相揭开一点点,但正是因为那一点又一点的曙光,令我们总有希望。获得了诺奖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以及视频里提到的陈列平教授,对他们,我们唯有感谢,唯有敬意。三分钟,了解他们做成了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
摘要:2015年12月17日,承载着寻找暗物质这一使命的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一飞冲天,这也是我国发射的首颗科学卫星。仅仅两年时间,“悟空”这只顽猴就为我们带来了重要发现,2017年《自然》在线发表了“悟空号”的首批成果,在太空中测量到反常电子信号有望带来暗物质研究的曙光。在这一成果背后是一个不一样的团队,他们年轻有活力、有创造力,同时有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悟空”背后的年轻团队,了解下他们都做了哪些让你意想不到的工作。
摘要:2018年8月11日“帕克太阳风探测器”将开启人类触摸太阳的旅程,并且帕克探测器是第一艘以仍健在的科学家命名的探测器。1958年,尤金·帕克提出在太阳风预言,然而这一说法的出现却遭到了相关权威的质疑,但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最终帕克的预言得到了证实。此次帕克太阳风探测器的发射将进行普通探测器无法探求的太阳大气温度高于太阳表面和太阳风加速到超音速过程的问题。同时,工程师们利用碳复合材料设计出一个保护罩,可以让帕克探测器在太阳附近进行工作,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从而增进我们对于太阳的认识。
摘要:2018年6月11日,美国之前通过的废止“网络中立原则”决议正式生效。一波激起千层浪,作为互联网创始国的美国拥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美国随时让中国断网”的声音越来越多。这让很多中国网民担忧,毕竟没有网络太太太不方便了。 美国真的能让中国的网络瞬间陷入瘫痪?事实并非如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员毛伟,他表示虽然理论上美国能够威胁到中国的互联网,但网友不需要太担心。
2017年11月30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果—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悟空”“看”到暗物质了吗?暗物质会是惰性中微子吗?
2017年11月30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果—它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悟空”“看”到暗物质了吗?
不久前,袁隆平院士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得突破,为解决镉污染土地种植安全水稻提供了先进方案,这项重大成果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的。
幼女性侵事件在众多高浏览量新闻里绝不算少数,却屡禁不止,每每爆出都能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心痛,我们讨伐,可还是有居高不下的作案率和伤害率。很多人谈起性教育的时候都会说中国太缺少性教育了,也会说我们要有性教育,因为我们有诸多社会问题,比如艾滋病,比如性侵犯,比如流产……
今年第17号台风“鲇鱼”,已于28日4时40分,在泉州惠安沿海登陆。台湾网友......
2016年8月16日凌晨,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成功发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
听“墨子”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谈怎样“披荆斩棘”,在科研的路上一路前进……
说量子,道量子,量子究竟为何物?保证通信安全,安全靠什么?量子助力……
“互联网+”改变生活,而“量子+”改变互联网。随着“墨子号”的升空……
“互联网+”改变生活,而“量子+”改变互联网。随着“墨子号”的升空……
“墨子”今日创辉煌,但此“墨子”非彼“墨子”。作为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墨子”今日创辉煌,但此“墨子”非彼“墨子”。作为世界首颗量子卫星……
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
今年的三伏天总长为四十天,被网友戏称为是——加长版的三伏天。三伏天为什么这么热,小编带你找出罪魁祸首!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