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河南科技报社
       《河南科技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河南省唯一一份专业性科普报纸。长期以来,《河南科技报》坚持“立足科技,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农村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农业技术普及工作,为提高农村群众科学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999年以来,《河南科技报》的发行量一直稳定在30多万份,成为河南省面向农村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自2000年起连续5届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河南省一级报纸”,先后获得3届“河南省十佳报纸”荣誉称号;2005年,报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报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河南科技报》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百强报刊。
       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河南科技报》也一直走在同行前列,“科技110热线”服务电话全国领先,2006年,由河南科技报主办的中国科技110网和中国农业科技110网相继问世。
2012年,河南农业手机报开通,河南农业手机报以服务三农为主,每天向订户推送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还有气象预报、专家答疑等内容,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解决了农技推广的棚架问题,成为农民科学种田的得力助手。
       2014年5月,河南科技报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运营,河南科技报微信系《河南科技报》面向移动终端客户全新打造的公益科普平台。河南科技报微信致力于探索科学真相,做好百姓生活的贴心内参,服务于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目标是让每个人都科学生活每一天,健康快乐一辈子!微信内容主要以发布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新知为主,主要栏目包括科技前沿、科学奥秘、科学真相、健康生活、科普辟谣等,每日更新,一年365天从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服务百姓全天候,科学生活365!微信开通一年来,倍受读者欢迎,目前,河南科技报微信的粉丝数量已近10万,而且每天都有新粉丝增加,在中原新媒体排行榜排名中多次上榜。
       河南科技报新浪官方微博自今年2月份开通运营以来,始终以坚持打造公益科普平台为发展目标,以发布科学新知、揭示科学真相为努力方向,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河南科技报》的强大优势,努力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生活内参,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好参谋。目前,共发布微博数量1800余条,粉丝数量近3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本报新浪官方微博开通时间不长,但成绩斐然。今年3月,由本报承办的“寻找小麦种植王”大型公益选拔活动的通知下发后,本报新浪官方微博随即发布了“#公益惠农寻找小麦种植王#”,夺取“小麦种植王”称号、赢取10万元物质奖励、学习小麦种植高产经验等消息内容,也随即成为众多网友们关注的网络热词。微博“#公益惠农寻找小麦种植王#”当天转发数量达200多次,微博阅读量达50多万次,网友们对的“点赞”更是多不胜数。中国科协官方微博(@科普中国)也在第一时间对该条微博进行“点赞”和关注。在转发该信息时,中国科协官方微博还说:“好活动!10万奖金,可得擦亮眼睛!”
       总之,《河南科技报》作为全国科技报系统的一面旗帜,在坚持办好传统纸媒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全力打造以移动终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新媒体,如今的《河南科技报》,已经拥有了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QQ群等互动交流的传播阵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媒体,并且在新媒体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突破。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始终坚持立足科技、服务社会的宗旨,勇于创新,持续创新,努力打造具备较大影响力、具备较高权威性的科普媒体平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近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企业回收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 怎么才能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挑选到好蜂蜜呢?
2016年5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近期的一项抽检结果,在抽检的93批次蜂产品中,不合格样品有3批次,占3.2%,不合格项目为“氯霉素”。
“小小疫苗本领大,预防疾病需要它。健康成长最重要,科学接种不害怕。”……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