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厦2
近几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兴起并出现大量智能型楼宇建筑,据台湾建筑师陈兴敏分析,其社会背景如下:
1. 由于地价高涨,造成办公楼租金的高涨,因此为有效利用办公空间和高效率地处理业务,现代楼宇必须配备有高技术的设备。
2. 由于建筑物内商业用电脑及其他通讯设备的大量使用,建筑物的平面规划、结构强度、电源容量等必须有新的设计。
3. 国际化的24小时全天作业,要求空调、照明、防盗、防灾等设备也必须24小时监控。
4. 由于能源及供给方面的困难,如何节省和充分利用能源已提到日程。
除了上面论述的四点社会背景以外,智能型楼宇建筑的兴起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发展智能建筑是建筑业竞争的一种新策略
工业社会发展的重心,最后总是向都市中心密集,为的是业务上的方便。投资者必须在建筑物本身上设法增加其附加价值,作为获利之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建筑业中使建筑物本身效益增加,安全性提高,既能吸引人,又可获益,可谓商业竞争中的好策略。这是智能建筑兴起的主要诱因。
2. 信息技术产业为智能建筑的兴起准备了必要条件
(1) 通信自由化政策:美国、日本等国相继实施了通信自由化政策,促进了通信业的发展。例如,美国司法部在1982年裁决,解除了计算机与通信的法规限制;日本在1985年4月开放民营,让民众可以自由参预通信。一些国家进入所谓的通信自由化时代之后,消费者可能获得低廉的电信使用权,为智能建筑的经营者提供了便利的、有利可图的条件。
(2) 信息技术急速发展:智能建筑所需要的建筑自动化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通信设施等都进入了大量生产的时期,使得有关产品的价格降低、安全性提高、节省能源、操作简便、自动化水平提高,为建筑业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了必要条件。
我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率先建成一批程度不同的智能化高层建筑。据报道,我国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达一亿平方米,其中百米以上的已超过百幢。
三、智能大厦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综合集成产物
|
综合性很高的智能大厦群
|
智能大厦的表现形式是传统建筑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等交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成为建筑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共同关心的新领域,且将迅速发展新的行业。
智能大厦的支持理论是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工程学、人类工程学等跨学科理论。通常智能大厦可分解为两大部分,即:
1. 传统建筑工程完成的建筑结构和设施。它包括建筑形式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公用工程系统(包括采暖、通风、给排水、工业与民用电气设计等)、设备设计及室内外装修设计等等。
2. 由智能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智能建筑系统”(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BS)。它包含: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2、办公自动化(OA)与管理信息系统(MIS),3、通信与网络系统(COM)。一般称之为智能大厦组成三要素。所谓“智能大厦”实际主要指这一部分而言。也可以说是,智能大厦是在一般建筑的基础上,引入了可实现“智能化”功能的若干设施,组成智能建筑系统,以使建筑楼宇可以实现智能化服务。
|
综合性很高的智能大厦群
|
四、智能大厦的基本类型
智能大厦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 专用办公楼型智能大厦。
2. 出租型写字楼式智能大厦。
3. 综合型智能大厦。即包括上述两种类型的综合,也包括集工作、生活、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多种功能的智能大厦。
五. 智能大厦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首批受益者
智能大厦作为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等等信息技术综合集成的产物,是未来信息社会一个典型“细胞”的雏形,必将率先与国际性的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理所当然会成为首批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者与实际受益者。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