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故事--“亚洲水塔”的危机
——资料来源于绿色和平组织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是亚洲七条主要淡水河流的发源地。人们亲切而形象地称它们为“亚洲水塔”。因为气候变化,这里的冰川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急剧溶化。如果冰川完全消失,“水塔”消融,亚洲十多亿依靠这些河流的人口每天的用水都将无法得到保障。
“亚洲水塔”不但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世界著名的国际河流,如布拉马普特拉河(我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湄公河(境内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境内为怒江)、印度河(境内称森格藏布,即狮泉河)以及恒河等也都发源于此。青藏高原的冰川、冻土与湖泊等每年向亚洲提供860万立方米淡水,是数条亚洲大河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居民的重要水源。其中,青藏高原上的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产水量最多的地区。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45%以上的径流量都是由喜马拉雅冰川融水组成,而这三条大河两岸生活着大约5亿人口,人们的农业灌溉和经济生活都依赖河流供给。
但是,喜马拉雅冰川的消融比世界任何地区都快。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到2100年亚洲区可升温1.0°C 到6.0°C,导致43%至81%的喜马拉雅冰川消融殆尽。近50年来,中国西部82.2%的冰川也处于退缩状态 。
过去半个世纪中,黄河源区的气温不断升高,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变化最为显著。随着气候变暖加剧,黄河源区降水量减少的同时,降水频率也明显减少,但降水强度增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增加,危害也比以往剧烈,如冰湖溃决、水土流失、暴雨洪水、雪灾等。长江源冰川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演变的晴雨表。近20 年来冰川退缩现象还在继续,冰川冰舌端已完全解体为冰塔林。长江源区冰川呈显著的退缩状态。
而在孕育着古老印度文明的恒河源,1971-1996年间,根戈德里冰川(恒河源头)退缩了850米左右,平均每年退缩34米,远远超过1935-1996年的每年28米的平均退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