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地震重创天府生态

文汇报 任荃

 

  地震后的灾区,满目疮痍。短短几分钟,地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惊人地改变了川西北的地貌。就在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天府之国”很可能失去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岷山山脉龙门山区,分布着汶川、北川、青川、茂县、九寨沟、平武等多个重要的生态县。在这里,地表覆盖着的大量森林植被,不仅调节着西南地区的气候,也充当着长江中上游的“绿肺”。然而,在经历了强震和连日的暴雨冲刷之后,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洪水,正在将这样的美景彻底改变:树木连根折断滚落山下,草坡、灌木无踪无影,大片的土层滑下山脚,山上只剩下裸露的岩体……所有这些都在提醒人们,川西北的生态环境遭受了重创,“绿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难以恢复。

  位于岷江上游的龙门山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它包括三大生态系统,由上至下分别为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干旱河谷生态系统,最大高差达5000米以上。

 

西南生态屏障特殊意义

  在我国辽阔的生态版图上,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究竟是一块怎样的区域?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庆研究员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解释——位于岷江上游的龙门山脉,处于我国第一和第二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域。这片“西南高山峡谷区”的最大高差达5000米以上,包括三大生态系统,由上至下分别为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干旱河谷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总之,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的高山草原构成了‘天府之国’的生态屏障,它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长江上游产业带的生态安全,也关系到整个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受地震影响的区域所原本肩负的生态使命,已远远超出了人们视觉上的景观意义。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岷江上游地区不仅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也是贝母、羌活、黄芪、虫草等多种地道药材的分布和主产区。除了大熊猫、金丝猴、云杉等珍稀动植物物种之外,区域特有属种,如云杉、冷杉、园柏等。地震后,它们中有多少能够幸存?内还分布着许多独具特色的经济植物。比如,“茂汶苹果”远近闻名,而茂县、理县、汶川、汉源等地则是著名的花椒产地。

  不幸的是,如此一块生态宝地却伴随着当地复杂而脆弱的地质环境。刘庆告诉记者,汶川地区的地层结构以片麻岩和千枚岩为主,质地非常疏松。遇到大雨冲刷或太阳炙烤,山上的土层可能随时崩塌。因此,即便没有地震,这里也常常飞沙走石,险象环生。

  岷江上游地区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3000余种之多,分属140余科、500余属。其中,各类资源植物占总数的75%以上,不少都属于当地“生态灾民”难以死而复生尽管专家们还来不及对地震灾区的生态受损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但一些可能出现的破坏和影响已经出现在生态学家的视野之中。

  “首先,植被受到的影响将最为明显。”在众多“生态灾民”中,刘庆第一个想到的是植物。据统计,岷江上游地区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3000余种之多,分属140余科、500余属。其中,各类资源植物占总数的75%以上,不少都属于当地特有属种,如云杉、冷杉、园柏等。地震后,它们中有多少能够幸存?目前,谁都不忍估计。

  与林木毁坏等直接损失相比,由于山体土层震落造成的岩石裸露,给一座座曾经的青山留下了一个个难以恢复的大创面。刘庆说:“犹如一个个难以愈合的伤口,光秃秃的岩石将使大面积植被失去立足之地,青山环绕的景象很可能数年间都难以重现。”

  地震核心区共分布着37种爬行动物和27种两栖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

  地震过后,部分沟渠改道,蟾、蛙们的迁徙成了问题;上游堰塞湖的形成必然使下游河流干涸,原有的鱼类、两栖类动物将面临无家可归。

  山崩林毁间,不少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也将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地动山摇过后,摆在“国宝”们面前的,将是一个破碎化的生境。刘庆指出——威胁可能来自三个方面:食物来源减少,领地面积缩小,迁徙通道受阻。震后,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代表处的消息称,近20个岷山地区大熊猫保护区受地震严重影响。

  一些生活在人类脚下,位于食物链中间环节的两栖及爬行类动物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据统计,此次地震核心区共分布着37种爬行动物和27种两栖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锋告诉记者,流溪、静水和陆地是两栖动物生活的主要场所,经过大地震的肆虐,这三种生境将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比如,当地一些特有物种如金顶齿突蟾、理县湍蛙、臭蛙等习惯生活在沟渠边,地震过后,部分沟渠改道,蟾、蛙们的迁徙就成了问题;上游堰塞湖的形成必然使下游河流干涸,原有的鱼类、两栖类动物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境遇;栖息于林地的林蛙,一旦无林可栖,就得学会在裸地、裸岩上生存……

  两爬类动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将一些大型哺乳动物无法直接利用的无脊椎动物和植物转换成动物蛋白等营养;另一方面,它们也担纲着控制虫害、鼠害等“生态警察”的重任。如果链条中的任何一环中断,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必将经历一场紊乱。

  与此同时,农田生态系统的损毁,同样令人担忧。据了解,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的农田大多处在河谷区域和山体中下部的坡地上,很容易被泥石流、洪水冲毁和淹没,导致农田面积急剧减少。“而最大的问题是,灾后,许多地区可能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了。”刘庆解释说,新覆盖上的冲击客土,其肥力和耕作性能很低,土地生产力可能大大降低。

  此外,伴随堰塞湖的形成,在水位抬升过程中,不少植物被淹。而若雨季来临,湖水一旦决堤,水位又会大幅下降,从而形成一个消落带,导致湖两岸的生境在短时间内骤变,植被演替在所难免。

 

生态恢复难度前所未有

  刘庆透露,相关生态学家将尽快进入受灾地区调查、评估生态环境受损情况,着手制定相应的生态恢复计划。

  据了解,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有三个野外生态站,正好设在此次地震灾区之中,分别是:位于茂县沟谷中的茂县山地生态站、位于理县的米亚罗生态研究点,以及平武县附近的王朗生态研究点。然而,由于地震造成的交通中断,之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已被迫中断。而若生态站的自动监测仪器受损,则意味着一段有可能记录震后生态影响的珍贵数据将因此而缺失。

  “据我了解,如此强烈的震后生态恢复工程,其规模和难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此,刘庆建议,保留部分地震遗址,就地开展地表长期生态恢复过程的监测与研究,深入了解地震导致的长期生态影响和生物的适应过程,同时开展震后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的比较研究。“目前,这些工作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空白。”

  由于汶川地震影响范围很广,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贵州、山西、宁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省等省区的自然保护区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图表中所指的重灾区包括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的、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东北方向狭长地带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