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灾区——记汶川大地震后的科技网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40分,位于北京北四环外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原本正在紧张忙碌的中国科技网的全体工作人员突然感觉到了一阵摇晃,地震了?片刻,关于地震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半小时后,新华网发布了权威消息,成都西南方向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内的汶川县发生里氏7.6级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
灾情就是命令。中国科技网党支部全体党员迅急展开行动,在第一时间监控受灾网络情况,做好了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主任李俊的带领下,中国科技网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冲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全面调查地震灾情对业务的影响,全力保障成都受灾地区和中国科学院首脑机关的网络稳定运行。
5月13日上午,中国科技网党支部书记徐锴在对地震灾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意识到此次地震的强度大与波及面广,可能会使现有的网络带宽不足以支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余震监测及信息发布等工作。于是,在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其带领科技网党支部即刻连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动为其进行带宽扩容,将后者使用的带宽扩容至100M,并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持。同一时间,中国科技网针对现有用户中,属于中国地震局系统的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紧急制定出“无条件提供网络带宽扩容及技术支持”方案,将其带宽全部扩容至100M,以全力配合中国地震局的抗震救灾指挥工作。
大灾见大爱,国难见国魂。中国科技网的党员们虽不能亲赴灾区,挽回同胞生命,抚慰受难者心灵,但他们尽一切可能,立足岗位实际,以扎实工作、忘我奉献,来支援灾区,表达自己的一份情谊。
共产党员李晶,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尝试各种联系方式,联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各用户单位,了解受灾情况,表达中国科技网全体人员的关切与慰问,对当地网络运行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
共产党员于冉,在地震当天就给科技网的每位党员发送了电子邮件,号召大家发扬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授灾区。次日早晨(5月13日),科技网党支部发布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带头为灾区献爱心,并将支部决议报送中心党委领导。科技网的全体人员马上行动,仅用了两个小时,捐款就突破了8000元。上午10点,代表着中国科技网人滚烫的心的首笔8848元捐款送达网络中心,这也是网络中心收到的第一笔捐款。
10天之后,5月23日下午,中国科技网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再次出手。他们响应中心党委的号召为灾区献爱心,在自愿的基础上缴纳“特殊党费”19300元。在这天举行的中国科技网支部会议上,他们学习了党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决定与胡总书记在两次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交流了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众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表示:作为党员我们虽然不能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但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援这场战役,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关怀。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在困难和艰苦来临的时候,共产党员只有也必然作出的选择就是两个字,我上!
当汶川地震第一阶段的工作,即救人工作告一段落后,防范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发生成了所有人关注的头等大事。这当中,悬在受灾区绵阳市上游的唐家山堰塞湖成为悬在人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其溃坝威胁愈发严峻,四川省甚至制定了撤退100余万人的应急方案。
抢在溃坝前,完成疏通泄洪工作成为抗震救灾工作的一件大事!在此危难关头,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主任李俊临危受命,不惧艰险,迎难而上,顽强奋战二个昼夜,带领中国科技网用最短的时间成功搭建了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及泄洪流域实时监控数据传输专网。
接到任务时已是6月1日,李俊率技术人员连夜制定了唐家山堰塞湖数据专网的组网方案,并准备了应急网络设备。6月2日一早,李俊便带队乘机前往绵阳市富乐山指挥部,与中国科学院宽带无线应急通信救援队会合并研究部署了专网组网方案;在绵阳,李俊指挥北京、绵阳两地的中国科技网的技术人员24小时不间断奋战,完成了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按计划准时开通了绵阳至富乐山指挥部的光缆专线、北京至绵阳的长途专线,于6月3日凌晨实现了中国卫星通信公司地面站、四川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水利部、国务院办公厅等国家重要部门的专网连接。
6月3日早8时45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通过专网观看到了清晰的绵阳唐家山堰塞湖及泄洪流域的实时监控画面。
6月3日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成都分院观看了视频监控演示,在接见抗震救灾应急通信救援队代表时,对他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得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总书记在四川地震灾区发出的誓言,亦是中国科技网党支部的精神感召。无论在一线,还是在后方,中国科技网全体党员的心都跟灾区的人民连在一起,因为党始终是跟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党员和人民始终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