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纪实
同心协力,创新为民,勇担科技救灾的使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这是一个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大地震,举世震惊。数万个生命在瞬间陨灭,数十万家庭顷刻支离破碎。华夏山河呜咽,神州大地悲泣,中华民族伟岸的身躯凭添了无限的痛楚和创伤。
危难时刻,彰显英雄本色。作为我国专业从事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研究的国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指示,把抗震救灾作为高于一切的首要任务,紧急行动,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用最有力的行动忠实践行了“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责任和使命。
快速行动 紧急投入抗震救灾战斗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山地所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日14时40分,大地的震颤刚刚得以喘息,山地所职工陆续从办公楼有序的撤离。他们的脸上有一丝惊恐,但更多的是从容和镇定。面对灾难,他们展现了山地人勇于挑战地质灾害的勇气和信念。
15时,当聚集的人群还未趋于平静,地震的余威仍在不断侵袭,邓伟所长和程根伟副所长及时在现场进行了紧急磋商,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入1#、2#科研大楼和正在建设中的模拟实验厅,查看建筑受损情况并现场照相取证,并指挥组织安抚撤离的职工群众。
16时,所领导主持召开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紧急会议,启动突发事件预案,办公楼大厅成为山地所震后的临时指挥部。“迅速摸清离退休职工,特别是行动不变、居住楼层较高的职工家庭受灾情况”、“组织安排好研究生的生活保障”、“组织查看办公区和职工住宅的震后情况”……指挥部发出了山地所抗震救灾的第一道指令。一场山地所有史以来最大的抗震救灾活动随之全面展开。
夜幕在世人的惊愕与悲情中缓缓降临。而此时此刻,远在北京院党校学习的党委书记关晓岗却是心急如焚。在获悉四川发生大地震后,他第一时间急切地想了解所里职工的受灾情况,急切地想赶回成都与所行政领导共同承担起山地所抗震救灾的重任。然而一度通讯中断,交通瘫痪。经过在首都机场17个小时的苦苦等候,终于登上震后第一批恢复的航班,于14日凌晨五点赶回成都,迅速投入所里的抗震救灾工作。
在临时指挥部,震后的第一个夜晚让人感到是那么的漫长,灾情严重,长夜无眠。所领导带领所里值班人员坐阵值守,收音机成为他们获得地震信息的唯一工具。每一条来自灾区人民的伤亡消息都让大家沉重难已,悲情涌动,每一项党中央下达的救援指令又让大家激情澎湃、深受鼓舞。为了保证职工的安危,所领导亲自带领值班人员不间断巡视工作区和职工避震聚集区,随时关心着职工的疾苦。看着职工群众熟睡的身影,望着天空开始露出的一缕缕亮光,他们才慢慢合上疲惫的双眼。
周密部署 切实履行科技救灾使命
泥石流、滑坡、崩塌、堰塞湖,地震引发的每一种次生灾害时刻威胁着灾区人民的安全,更时刻牵动着山地所科技人员的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急国家之所急,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造福人民,这是所有山地人早已凝结成的共同追求。哪里有地质灾情,哪里就会出现山地人的身影。创新为民,我们义不容辞!科技救灾,我们责无旁贷!
14日一早,所领导主持召开了全所抗震救灾科技行动动员会,发出抗震救灾的第二道指令。根据我所的专业学科优势,以中科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中心为主体,启动科技救灾行动,安排部署了行动第一步的5项任务:提供了12名专家参与科技部成立的三个专家组,解决救灾中的关键问题;组织我所的抗震救灾科技救援专家志愿组,针对灾区迫切需求提供技术服务;组织灾害和遥感方面的专家配合遥感所等兄弟单位开展航空遥感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加强卫星遥感数据收集处理,为救援提供重要的空间支持信息;紧急编制山地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发放灾区政府和群众,减少灾害的后发损失。获得抗震救灾指令的科技骨干没有一丝的犹豫,迅速按照所领导的部署加紧各项准备工作。
15日,山地所第一批科技骨干和救援队伍兵分五路整装出发。一路由泥石流专家崔鹏研究员、韦方强研究员带队前往重灾区安县、北川、青川一线执行地质灾害的考察和技术支持任务;一路由党委书记关晓岗、研究员苏春江带队赴北川开展人员搜救工作;一路由陈宁生、王全才研究员带队前往彭州龙门山进行地质灾害勘察;一路由陶和平研究员带队前往都江堰市进行卫星雷达影像现场校验;并选派王士革研究员带队赴京参加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咨询组工作。
地震后的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等重灾区,到处是残檐断壁,一片凄凉。倒塌的楼房,阻断的道路,滑坡掩埋的村庄,堰塞湖的危机,灾区人民惊恐的表情……所有的景象,更加激发了山地所抗震救灾勇士们的激情,更加坚定了他们科技救灾的决心。一切为了灾区,坚决不辱使命!
在安县、北川、青川灾区,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崔鹏研究员、韦方强研究员一行目睹灾区人民的苦难,满含热泪奔赴各个最危险的地段进行实地勘察,用他们手中的相机和仪器记录下了一组组珍贵的数据资料。没有路,他们就在滑坡崩塌后的乱石中摸索前行。不断滚落的山石从他们身边呼啸而下,频发的余震让大地时常颤抖,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挡住他们继续前行的脚步。这一刻,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山地人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凸显!谢洪研究员作为四川省科技厅的抗震救灾科技支持小组成员赴安县考察,及时发现了肖家桥堰塞湖不断增大的险情,并与省指挥部共同提出预防溃决的防洪预案,对指导当地救灾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彭州龙门山灾区,山区减灾工程中心陈宁生、王全才研究员一行怀着对灾区人民无限的深情和强烈的科技救灾使命感,穿越在险象还生的龙门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崩塌滑坡现场。在都江堰灾区,陶和平研究员一行从成都出发一路北上,以聚源镇、都江堰市区为重点,克服余震威胁,在现场对受损建筑物做GPS定位,对灾情做了数据分析。尤其是在受灾人数最多的都江堰市中医院,对医院大楼做了准确定位,详细记录了市区其他破坏较为严重的建筑和水利设施。在德阳、什邡和安县,孔纪名研究员、汪阳春副研究员一行作为“中科院超低空航空遥感工作组”的骨干力量,积极配合遥感所专家,对灾后救援人员不易到达、其他遥感手段难以及时获取信息的地区进行低空无人飞机摄影照像,提供高分辨率的灾后影像信息,通宵达旦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水利部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成都,灾后重建的设想和思路早已在科研人员的脑海里设计。在邓伟所长的组织下,成立了主要承担震区灾后重建的科学顾问组、规划编写组与灾区考察组,所长科学顾问陈国阶、张信宝研究员等老一辈专家,带领中青年科研人员,就灾区重建“选址”进行了连续数天的研讨与会商,迅即开展了《四川5.12地震灾区重建规划纲要》的编写工作,从科学角度的提出了灾后重建原则、目标以及涉及农村和城镇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得到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5月28日—29日,邓伟所长、程根伟副所长带队,组织专家奔赴映秀、虹口、都江堰、什邡、汉旺、绵竹、安县、擂鼓镇、江油等地震重灾区开展灾后重建的科学考察,为抗震救灾第二阶段的灾后重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应国务院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邀请,山地所崔鹏、程尊兰、何思明、游勇、张小刚、陈晓清、范建容等多位同志参加了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组织的堰塞湖排险专家组,重点跟踪分析地震堰塞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们不辞辛劳,积极收集、整理、更新灾区堰塞湖的大量相关资料,对不同来源的遥感卫片、航片资料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判读解译,并结合实际调查,对灾区堰塞湖发展态势进行了估计和危险性分析,提出许多有效的应急措施和建议。程尊兰研究员克服丈夫重病需人照顾等困难,全力投入堰塞湖排险工作,她每天紧张工作十几小时,深夜里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安顿病人,第二天清晨又赶往前方指挥部的驻地,这种忘我奉献为灾区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她周围的人们。在成都分院的牵头组织下,山地所作为技术主持单位承担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专项评估工作。自6月2日省政府做出部署后,所领导牵头协调,孔纪名、刘淑珍、王玉宽、刘邵权、陶和平、范建容、谢洪等项目组专家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每天深夜里的办公室都是灯火通明和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与积累,用专业知识与智慧为灾区重建及时提供宝贵的科学支撑。四川省政府蒋巨峰省长、魏宏常务副省长等四位省府领导先后听取该项目进展汇报,对项目组的拼搏奉献精神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截止到5月30日,山地所先后完成并向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四川省救灾办等部门提交了《关于关注震区滑坡堵江溃坝、加强安全评估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北川县震后遥感解译及滑坡堵江分析》、《中科院专家关于汶川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的灾情分析与预防建议》、《中科院专家关于龙门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处理建议》、《中科院专家建议当前堰塞坝应根据危险度实施轻重缓急不同的治理措施》等数项专家建议报告,向中科院办公厅提交了《中科院专家关于震后对山区城镇重建、房屋建筑标准以及公路选线等提高抗震性的建议》和《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山区村(城)镇灾后重建的建议》2份咨询报告,目前已有六份专家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用。5月21日,根据全所科技骨干赴重灾区实施的考察情况,所救灾指挥部组织进行了地震灾区山地灾害灾情通报及科技救灾会商,根据救灾需要提供了“极震区泥石流沟危险性评定技术”、“泥石流工程防治设计参数计算系统”、“地质雷达勘察解译技术”、“泥石流一次总量计算系统”、“汶川地震区山洪泥石流临界雨量评估系统”等技术成果上报国家,在科技部列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救灾25项支撑技术中,山地所占了9项。这些成果将在次生灾害防治、灾后重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山地所与协作单位在科技抗震救灾中表现出忘我、务实的科学精神,吸引了《Sciences》杂志亚太部主编Richard Stone前来采访,在近期《Sciences》所发表的专题报道中,对山地所科学工作者克服困难、深入灾区的科技救灾行动给予了重点介绍。
2008年6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临山地所慰问视察,对于山地所在抗震救灾中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山地所是我国山地战略国家队,地震后,山地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全体职工迎难而上,自觉投入到救灾工作中,不光做好了本所自救工作,更重要的是,山地所发挥国家战略队作用,以高度责任、使命感,投入科技救灾行动中,表现了急国家所难的崇高精神,完全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抗震救灾的要求,完全符合院党组提出的要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要求,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山地所为科学院争了光,为中国科技界争了光。同时,路院长也对山地所下阶段科技救灾工作和今后的发展提出希望与要求:救灾工作任重道远,次生灾害的危险还没有排除,有很多隐患还没被认识。我们要把工作继续下去,这正是山地所的职责、责任所在。一定要在下阶段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扎实做好山地灾害与环境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这次地震灾区的科学调查和研究工作,以提升山地所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地震虽然是一场灾难,但希望能激励山地所更好更快的发展,力争能够经过3-5年努力,使得山地科学研究、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工作能登上新台阶。
6月10日,山地所召开全所科研、管理骨干会议,组织认真学习路院长重要讲话。受正在灾区开展科技救灾工作的邓伟所长委托,副所长程根伟对认真贯彻路甬祥院长指示要求,深入开展科技救灾、推动创新跨越做了工作部署,关晓岗书记对灾后恢复工作作了安排。山地人决心不辜负路院长和院党组的殷切希望,以在抗震救灾和科技创新中新的成绩和贡献,报效国家和人民。
紧急救援 全力搜救灾区受困职工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所盐亭站野外工作职工和正在北川开展科研项目的成都山地所职工曲荣明、研究生杨钟贤的安危一直牵动着所有山地人的心。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得悉我所盐亭站通讯中断,情况不明,在北川的职工曲荣明同志和硕士研究生杨钟贤同学因进行油用玫瑰试验而被困北川县,山地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搜救方案。
5月13日,邓伟所长和朱波站长等冒雨从成都出发前往盐亭站调查灾后情况。盐亭站由于距离主震区很近,灾情严重,已断电二十多小时,驻站人员生活用品出现短缺,站上实验和生活用房部分出现裂缝和损坏,土壤化学分析实验室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邓伟所长代表山地所感谢驻站人员在灾难面前,坚守岗位,以集体、国家利益为重,并要求驻站工作人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加强站上设施安全管理,努力将损失减到最小,确保科研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作为曲荣明同志的部门领导和杨钟贤同学的导师,苏春江研究员对他们怀有兄弟般的感情。5月13日,苏春江研究员带领搜救小组,冒着暴雨和余震的危险,克服了道路泥泞、公路塌方、以及滚石等重重困难,赶赴北川进行查找联系和搜救。终因前方山体坍塌,道路堵塞无法继续前进而不得不暂时返回。时隔一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成都!杨钟贤同学托人带出一张纸条:“老师,我和仪器都安全。”所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小杨暂时平安。
5月15日,山地所党委书记关晓岗赶赴北川组织第二次搜救工作。搜救小组历经6小时到达北川县境内,因救援车辆过多,交通严重堵塞,当日未能进入北川县城。但救援小组每一位同志都抱定一个信念: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以赴,决不放弃!当晚返回绵阳,搜救小组在收治北川县伤员的各个医院和灾民收留点开展寻找工作,每个楼层、每个病床,甚至连楼道、广场的每个角落都没放过。然而,时至深夜依然没有曲荣明的任何消息。
5月16日清晨,救援小组再次出发,在救护车的帮助下抵达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北川中学。由于县城被毁、公路中断,而且有余震和疫情威胁,指挥部领导再三劝阻不要进城,远在新疆的曲荣明家属也焦急地打来电话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救援组仍然决定徒步进入北川县城。此刻的北川县城满是由坍塌建筑和山体滚石堆成的废墟,残立的房屋在余震中时有垮塌。经过向现场的专业搜救队多方打探和在废墟中艰难的搜寻,得到的结果却让大家揪心不已:这里已经没有生命的迹象。在徒步返回的路上,搜救小组积极参与当地的救援工作,尽自己的所能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5月17日,程根伟副所长带领第三批搜救组赶赴绵阳;5月22日,苏春江研究员带队第四次奔赴北川,大家都在举全所之力,尽最大可能争取机会,为继续组织营救二位被困人员寻求解救办法。
与此同时,杨钟贤同学被困离北川县城30公里的禹里乡农场的消息又再一次传回成都。所领导立即向中科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了紧急请援报告。5月21日,在中科院领导的关怀和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救援部队帮助下,杨钟贤终于乘直升机飞离灾区孤岛,安全返回成都。
生命原本脆弱,但在自然灾害面前又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勇敢。在庆祝杨钟贤同学平安归来的仪式上,鲜花和掌声献给了这位勇敢无畏的年轻山地人。鲜花是对小杨的赞许;掌声,是对小杨的欢迎;泪水既是相见时彼此牵挂的诉说,也是他对领导、老师、同学们的感激。笑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大难之中见真情。
协力同心 组织保障工作坚强有力
“坚决做好一线科研工作的后方保障!”这是山地所管理与支撑部门庄严的承诺。在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管理与支撑部门职工表现出坚毅果敢的作风。他们深知,坚守岗位就是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大支持。在所领导周密有力的部署和指挥下,大家恪尽职守,分工负责,协力同心,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和谐凝聚的文化氛围。
地震发生后,山地所既要克服地震以及余震频发带来的严重威胁,保持内部的团结稳定、正常的秩序,又要积极发挥国立研究所的重要作用和科技优势,组织科研力量赴灾区实施科技救灾。在所领导的统一部署要求下,机关管理部门积极投入到科技救灾内外联络、对外宣传、物资保障、车辆保障、网络运行、维护内部安全稳定等工作任务中。在主管领导组织协调下,我所各项科技救灾工作宣传报道源源不断地传向中科院和各级政府、新闻媒体,要闻、专报不断得到中办、国办和科学院的及时采用。同时,数十家包括中央电视台、NHK等在内的国内外新闻媒体蜂拥而至,都受到了热情周到的安排与接待,这对快速传递科技救灾中山地所专家们的声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保证特殊时期的工作区安全,及时调整值守力量,组织安排夜间值班守护,并为在办公楼大厅避险的研究生铺设了数条网络线,并安装了电视,使学生们能及时了解地震相关信息。
为了便于对山地所研究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在危险状态时可以及时组织疏散,根据所领导指示,5月13日中午开始,50多名研究生、博士后以及1名国外留学生陆续转移到所科研大楼一层大厅内居住,并为研究生购买了食品,保证饮用水供应,并按照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要求,给研究生发放了生活补助金,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所领导十分关心余震不断中离退休老同志的安全,部署有关同志巡查了解离退休职工的情况,重点查看生病或行动不便以及空巢老人,实行一对一互帮制,确保有困难的老同志能及时得到帮助;24小时开放活动室,为老同志避震提供方便。
按照院资环局和所领导要求,所管理部门协调组织调配专业科研人员参加各项专家组,加强与科技部、水利部和省有关部门保持畅通联系,组织专家编制应急科技专项任务书。大震过后余震不断,管理与支撑部门通力配合,确保了综合协调、科技救灾部署,财力、物力、电力全面得到保证,信息支撑有力,确保全所科研和生活秩序保持稳定,保障了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面前,心与心相通、手与手相牵、爱与爱相连。所里及时组织开展了为受灾地区和北川希望小学募捐活动。一时间,全所职工群众爱心涌动、踊跃捐献,无私的奉献和关爱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海……韦方强研究员没有任何声张,悄声无息的向北川希望小学捐出了他获得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颁发的五万元奖金,“我只是希望灾区的孩子能早日回到教室”,多么朴实而又真切的话语;远在海外的离退休老干部王明业夫妇更是心系家乡安危,用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共五千余元交了一份特殊的党费;退休职工章书成研究员急灾区之所急,向灾区捐献了自己多年科研工作的专利设备—四台泥石流次声预警器。全所职工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共捐款十八万八千余元,捐物两千余件。这其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让人动容,无不让人感受到大爱无疆!
曾经熟悉的面孔,曾经温馨的家园,都已不在眼前,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痛苦的回忆。然而,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无法摧毁我们的精神和勇气。这次灾难留给我们的除了痛苦的回忆外,更多的是对人间真情的体验和奋发的动力。山地人将时刻铭记路院长的嘱托,踏着前人的肩膀,继续前行——扎根山地科学,造福人类,以扎实的行动和无私的奉献,践行“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责任和使命。
抗震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仍在感动着山地人,激励着山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