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御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可以预防和减轻吗?

  地质灾害和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并逐渐被人类所认识。目前,从事地质灾害研究防治的专业人员已经可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背景条件划分出灾害的危险区,使人类活动避开危险区;并通过对灾害点的监测,及时捕捉灾害发生前出现的异常征兆,对灾害进行预测和预报,迅速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将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在工程建设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勘测、设计、建设和营运等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现有的地质灾害,预防可能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对危害较大,有治理条件和治理经费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或为处于地质灾害危害区内的重要建筑物建设防护工程;将处于地质灾害规模大,又难以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的人员和设施搬迁至安全地带。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可以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
  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2007年1月~12月,全国各地共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920起,安全转移37926人,避免财产损失5.5亿元。我国还有非常成功预报滑坡的典型例子。
  (1)1985年6月12日,发生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长江西陵峡新滩镇的大型滑坡,由于预报准确及时,撤离措施果断有效,新滩镇457户居民1 371人无一伤亡。
  (2) 2004年9月3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天台乡出现暴雨,9月5日天台乡政府根据“防灾预案”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下午2点发现地表、公路、民宅出现裂缝,并在逐步加宽。乡政府迅速疏散群众。到深夜11点30分,义和村1255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6日凌晨,滑坡将整个义和村淹,滑坡体积达5625万m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万元,而1255人无一伤亡。

  2、我国防御地质灾害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是地壳隆升后再夷平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它们的发生是必然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或危害,称为灾害,人类活动可以加剧或减轻灾害。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多处于中、西部山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科技文化落后,环境破坏严重,资金严重短缺。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我国预防减轻地质灾害的基本方针应是:
  (1)以预防为主
  地质灾害形成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律已被人们了解,地质灾害又一定的先兆性,其先兆性是可以被人们捕捉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这些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躲避地灾,采取适当治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基础设施、城镇、居民点建设时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对可能产生危害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地质灾害点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新的灾害发生
  在山区开发和建设时,尽最大努力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在平原地区控制地下水开发,使地质灾害发生率保持在自然水平,同时尽量避免新的地质灾害发生,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点治理城镇地质灾害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在政府部门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资金,抓住重点,首先进行城镇地质灾害治理。
  (4)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
  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如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交通建设引起的滑坡,采取“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于人为引发的灾害,不仅是‘谁引发、谁治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我国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应抓住机遇,利用国家资金投入,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三峡生态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相结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抑制地质灾害发生,生态环境越好,发生地质灾害几率越小。

  3、为什么说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是减轻灾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灾害而言,有备才能无患,才可能把灾害减到很小,无备一定是大灾。防灾、减灾预案就是灾前最好的准备工作,就是根据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计划。对制定的防灾、减灾预案,要及时向群众宣传普及,通过分发资料、张榜公布、利用广播介绍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等形式,增强群众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自救能力,并积极主动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旦地质灾害发生或即将发生,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及危险区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立即按预案中预先制定的措施有序地进行救灾工作,不致造成混乱,这样就可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为什么说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
  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是开展灾害预测、预报、治理,提高防治水平,减轻灾害损失的基础工作。地质灾害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灾害危害的范围和主要对象等基本情况,圈定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绘制《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等图件。调查的成果可以为调查区内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宏观决策和重要灾害点防治项目的初步筛选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大多数县已组织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对本县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各地政府应利用这些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指导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

  5、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城镇和重要居民点的防灾、减灾工作?
  山地城镇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是山区精华之所在,居民点亦是人口集中之地,即使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镇、居民点或周边地区,都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中国在这方面有多起惨痛的教训。如1987年巫溪县南门湾岩崩仅有0.7万m3,但造成电力公司楼房和民房被毁,死亡102人。2001年5月1日,重庆武隆县城乌江北岸,一个体积仅1.2万m3的小型崩塌性滑坡摧毁了一幢九层商住楼,造成79人死亡,7人受伤,319国道中断4天4夜。同时,地质灾害突然暴发,大量人员伤亡、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给人强烈精神冲击,还可能造成本地区政府管理职能的暂时中断,引起社会动荡。这种间接危害造成损失有时可能超过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北川县城后山发生2处巨大的滑坡,将一万多居民埋入土石之中。至今,全国人民都谈虎变色,其社会影响之大,非语言所能描述。因此积极开展城镇和重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就抓住了防治工作的重点。

  6、为什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工作?
  据调查资料表明,西南山区50%以上的城镇地质灾害都与城镇盲目建设有关。利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成果,可以使新建城镇或旧城扩建避开地质灾害危害区,对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按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有关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7、为什么说开展“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群测群防”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2000年6月6日凌晨,古蔺县石宝镇双流村八村村长监测到山体滑坡的异常情况,及时将70多名村民全部撤离。虽然随后即发生山体滑坡,全村房屋倒塌三分之二,但却无一人伤亡。
  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灾害点分散,多数灾害点交通不便,专业队伍监测的灾害点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灾害点需要当地居民进行监测。
  (2)地质灾害暴发突然,灾前的征兆只有当时居民才能捕捉到。当地群众可利用掌握的地质灾害的知识,根据灾前征兆发展的趋势,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地撤离危险区内人员和转移财产,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3)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自身的安全,只要组织得当,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开展此项工作不需要精密的仪器和大量的经费投入,适合我省山区经济落后、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

  8、如何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和监测点构成,其主要工作是:
  (1)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分布规律及危害程度,确定纳入监测巡查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编制监测巡查方案。
  (2)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建立防灾责任制。
  (3)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监测知识及相关防灾知识培训。
  (4)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隐患点(区)防灾预案,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建立各项防灾制度。
  (5)通过实时监测和宏观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变形情况,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预报和预警
  (6)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测原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7)组织实施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9、为什么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减轻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植被对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调查资料表明,近五十年来中国地质灾害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山区森林过伐,陡坡垦殖严重,不合理工程开挖和大量的矿山弃渣。森林遭到破坏失去蓄水保土作用,并使地面裸露,直接遭受雨滴的击溅、流水冲刷和风力的侵蚀,进而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如岷江上游,古代是一片茫茫原始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是保护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由于人为不合理的砍伐,到20世纪80年代,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8.8%。目前森林植被破坏后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阿坝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地质灾害发生率保持在自然水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防治地质灾害、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最好、最经济、最见效的方法。近年来,我国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地质灾害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10、地质灾害发生后如何迅速报告灾情?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查清灾情,向上级政府部门提交灾情报告,为上级部门制定救援措施提供依据。地质灾害报告应尽可能详细说明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同时提出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还应包括死亡、失踪和受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最初的灾情报告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灾害发生时间、地点;
  (2) 灾种、灾害规模、危害范围、灾害成因;
  (3) 人员伤亡、失踪、财产损失情况;
  (4) 交通、通讯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情况;
  (5) 救灾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初的灾情报告应在第一时间报出,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电话、互联网、视频、文字等,目前,最快的方法是用手机直接向政府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发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有新的变化时,要随时进行续报。可以在待灾情比较清楚后,再形成正式的文字报告。

  11、如何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后,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抢险救灾工作。首先,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然后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的目的是,尽一切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减小财产损失,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维护社会安定,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抢险救灾的一般程序是:
  (1)领导干部立即到救灾现场,迅速按防灾、减灾预案,组织各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对灾害进行初步评估,大、中型灾害迅速向上级汇报,请求支援。
  (2)首先抢救被埋压的人员,紧急疏散位于危险地带及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对伤员进行抢救和治疗。
  (3)对灾情进行监测,根据灾情发展制定相应对策,如将重要物资转移,完成应急抢险工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安排好灾民的吃、住等最必要的生活条件,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
  (5)查明灾情,抢修通讯、供水、供电、道路等生命线工程,组织当地居民进行抗灾自救,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根据救灾的需要,政府应当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12、为什么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起来进行自救?
  地质灾害发生后,特别是在路道、通讯中断、房屋倒塌和被淤埋的严重情况下,灾民应立即组织起来,进行互救和自救。因为这时外来的援助虽可能很快到达,但外援到达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对于还处于危险中的人来说,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由于本地居民熟悉地形、道路、房屋及受灾人员所在方位,抢救起来效率更高。同时脱险的居民组织起来,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维持好社会秩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实际上,地质灾害发生,大多数被埋、被困的灾民都是通过自救或互救脱险的。

  13、抢救伤员和财产时应注意什么?
  地质灾害发生后,抢险被埋、被困的灾民是第一要务,应尽一切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1)对灾情进行监测,确认在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的期间内没有生命危险。
  (2)根据询问、呼叫和以往救灾经验,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后,再进行开挖抢救。
  (3)对被土石淤埋的人员,立即组织挖掘抢救,在接近伤员时要用特制工具或双手刨土,避免造成不应有的误伤。
  (4)开挖时,先将头部暴露,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泥水,进而设法露出全身,不得强行硬拉。伤员救出后,查明伤情,进行包扎和急救,最好用担架或木板将伤员抬到安全地带进一步抢救。
  (5)抢救财产时应首先选择好安全的堆放地点和安全的转移路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出现新的险情。
  (6)应按财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分期分批进行抢救,首先应转移现金、重要的文档、贵重的仪器和物资,以及救灾用的粮食、药品等,易燃、易爆和可能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物资也应及时转移。

  14、为什么说迅速维持灾区社会稳定是救灾工作重要的一环?
  古今中外,凡发生大规模突发性灾害时,都伴有严重的社会秩序和生产活动的混乱问题。大规模的突发性灾害造成局部地区政府机能运转暂时失灵,处于无政府状态;人们精神受到强烈冲击,部分人还可能由于灾害带来的恐惧而丧失理智,若宣传、管理、指挥措施跟不上,就可能造成交通堵塞、骚乱、谣言四起、迷信活动抬头等混乱情况。这将导致次生的人为灾害,甚至出现抢劫灾区的财产和哄抢救灾物资等刑事犯罪活动。因此,采取坚决的措施迅速恢复和加强灾区社会治安,在灾害发生初期尤为重要。

  15、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灾后重建家园应遵照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人地关系和谐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景观条件为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进行科学论证,划出不适于安排重建的危险区,选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建设区。对灾害切不可抱侥幸心理,灾后重建要把防灾安全放在首位。
  (2)对处于灾害危险区内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居民点及其设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外迁,不要就地重建。
  (3)要把水、电、交通、道路等生产线工程和居民住房做为重点,首先恢复,为灾民恢复正常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4)加强对现有城镇、居民点和其它设施的防护,对防灾急需的应急工程要立即投入施工,同时尽快开展防灾工程的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争取尽快立项开工。

  16.搭建防震棚和堆放救灾物质时应如何选择场地?
地震后,搭建防震棚和堆放救灾物质应按下列要求选择场地,防止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损失。
  (1) 避开滑坡、崩塌区及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的危崖、陡坎;
  (2) 避开危楼、烟囱、水塔和高压线等危险地带;
  (3) 避开可能遭到山洪泥石流淤埋或冲击的河(沟)岸和河滩区。

  17.如何通过崩塌、滑坡区?
  撤离地震区时,撤离路线最好避开崩塌、滑坡区,如必须从崩塌、滑坡区通过应“一看,二听、三快速通过”,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1)进入崩塌、滑坡区前,先作短暂停留,看有无落石和泥土下溜的现象,再目测一条相对好走的路线,对中小型崩塌、滑坡而言,一般穿过崩、滑体中部相对容易一些;
  (2)仔细听,崩塌、滑坡区有无滚石、流沙和树木倒塌的声音;
  (3)确认崩塌、滑坡当时没有活动,再进入崩塌滑坡区,按预先选定的路线快速通过;
  (4)进入崩滑区后,若发现崩塌、落石突然发生,不要慌张,应就近躲避在巨石的下方,防止被飞石击中和被泥土掩埋。

  18.为什么震后重建必须重新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震灾后重建,在建设场地选址时应考虑,避开地震断裂带、地震高烈度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地震发生后,震区地质和地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也将发生变化,如场地附近的斜坡是否稳定,场地是否在泥石流沟的危险区等,一般说来,震后同样的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会增大。因此,震后重建必须重新对建设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保证新建筑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