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的力量支撑希望

——记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中国科学院科技团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罕见的能量震撼世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从中南海发出的声音在第一时间响彻华夏,也在第一时间变成举国上下的统一行动。

  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强忍悲痛,共赴国难。

  在地震当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就指示全院要发挥优势投入科技救灾并作出紧急部署,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迅即赶赴四川灾区召开视频会,对全院科技救灾进行现场总动员。

  遵从院党组的指令,中科院一支支团队冒着余震危险迅即挺进灾区,在全国抗震救灾的悲壮战场上,展现出科技国家队“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英雄形象。

 

遥感团队:空地一体构建抗灾“天眼”

  这是一份与灾情抢时间的行动记录:

  5月12日14: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2分钟后,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主任郭华东紧急拨通所属卫星遥感中心办公室电话,立刻下达收集地震区受灾前不同分辨率、不同传感器卫星数据的任务,并提交未来几天相关过境卫星的数据接收计划;当晚,中科院根据路甬祥的重要批示,决定紧急启动第一个抗震救灾专项行动“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并组建跨所联合项目工作组;13日晚21时,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来到项目牵头单位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作战前动员和部署;5月14日晨7时,经国务院批准,中科院第一架高空高性能航空遥感飞机起飞,7时30分第二架起飞,先后抵达重庆江北机场;13时,两架遥感飞机不顾非常恶劣的气象条件直飞震中汶川,连续完成2个架次8个小时的雷达航空作业,当夜首批灾情监测数据传回北京,后方工作组各专业人员连夜解读判研,首幅雷达影像在第一时间送达国务院。随即,根据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2架遥感飞机几乎每天平均完成2个架次近11个小时的航飞任务,最长一天飞行13个小时44分钟,完成了创纪录的飞行时间。
就在2架遥感飞机在7000米高空对整个重灾区进行动态监控时,中科院又派出2架无人飞机赶赴灾区,对遥感飞机不易到达的区域进行超低空遥感点数据获取工作。与此同时,遥感救灾团队还利用来自10多颗卫星的卫星遥感数据,对灾区进行更大范围的监控和灾情分析。

  架设“天眼”的是中科院一支跨地区、跨单位的多专业联合团队。组建这一团队的对地观测中心、遥感应用研究所、地理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电子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等共7家研究单位,分别选派专家组成了航空、卫星、光学、雷达遥感等各类数据获取、灾情信息分析和技术条件保障等7个专业组,形成了极强的多专业技术集成型的作战能力。从5月22日起,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协商下,又启动了定期召开的“汶川地震灾害空间数据分析会商会”,进一步提升了为抗震救灾决策服务的能力。

  “天眼”的效率令人钦佩:地震后短短半个月,遥感影像挂图面积整整超过1000m2,报送国务院及多部委的灾情监测和评估专报达80多期。特别是对唐家山、肖家桥、天池乡等高危堰塞湖的长期监测和分析,对灾区重大排险决策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

 

山地所团队:一支科技救灾的地面突击队

  当汶川大地震伴随山崩地裂的地质灾害降临的时刻,作为中科院唯一以“山地灾害”冠名的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领导和科技人员,顿时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就在所内自救尚处紧张艰难的时期,山地所就紧急启动了全所的“抗震救灾科技行动”。该行动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对重灾区迅速开展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和遥感地面协同。考虑到地震现场不断出现的崩塌、滑坡、滚石危险和因交通中断必须徒步的艰险,所里决定采取组建“专家志愿组”的方式,很快,山地所科技人员纷纷报名挺身而出。

  5月15日上午,由中科院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遥感室主任陶和平、灾害评估室主任孔纪名和四川山区减灾中心主任陈宁生等率领的4支志愿队伍出征:一支赴都江堰作卫星雷达影像现场效验;一支赴灾区执行中科院遥感无人飞机的地面协同任务;一支分别沿映秀、北川两个重灾区域考察;一支会同省科技厅沿彭州一线和龙门山深处作应急考察……短短半个月,山地所先后组织了18批近300人的志愿者深入映秀、北川、青川等17个重灾区进行点面结合式的调查,为抗灾排险获取了宝贵的一线资料。

  就在各路考察组在重灾区的深山峡谷中实施纵深调查时,山地所及时组织了两方面的后方配合:一方面将前方调查的大量资料、数据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份份咨询报告和建议,紧急报送各级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另一方面是应邀向国家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水利部、科技部、四川省等各级指挥部共选派58名专家,为抗震救灾决策机构提供直接的专家咨询。

  正是这种前后方紧密协同的行动布局,使山地所这支科技救灾地面突击队不仅战果独到,而且发挥了战略性的作用:地震后不久的5月14日、15日,该所撰写的两份关于震区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的危险性分析及应对建议报告就送达四川省和国务院,其对险情的判断与对策分析的前瞻性受到指挥机关的高度肯定。其后,应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邀请,山地所专家重点开展堰塞湖走势分析与监测工作,得到指挥部书面感谢和表扬;山地所12名专家受邀分别参加科技部抗震救灾3个专家组,在科技部用以指导救灾的25项支撑技术中,该所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占了9项;在四川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山地所所长邓伟、副所长程根伟和研究员陈国阶受邀担任相关专家组负责人;在四川省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中,山地所又被省政府确定为技术支撑单位。

 

应急通讯团队:用高技术解救“信息孤岛”

  特大地震灾害在灾区造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在这种困境下,中科院一支特殊的救援队赶到灾区,他们是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计算所、微电子所、网络中心共同组建的应急通讯救援队,带来的“宽带无线通讯应急平台”是他们在科技部“86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上海市的支持下,与相关企业、高校合作,经过6年磨砺而研制成功的未来移动通讯的重大创新成果。这是一项功能独特的高技术,具有高数据率、高移动速度、广覆盖、多媒体的特点,特别适合通过快速部署实现对灾区的宽带无线网络覆盖。

  救援队最先解困的是世界关注的重灾区北川,17日凌晨3点抵达后迅速开展工作,站址勘查、设备安装......第一套系统于中午架设完毕,开始是通过肩背式移动终端,将灾区现场环境和挖掘、救援情况等多种音视频信息回传到北川县指挥部。因灾区急救的需求,微系统所又紧急采购卫星设备,连夜运往灾区。5月19日19时,北川的系统正式与卫星通讯系统连通,接入互联网,从此北川正式从信息孤岛突围出来。到5月20日,在北川救援的多支军队、武警、特警、消防、公安、医护、卫生防疫、检疫、红十字会、地震局、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共50多家单位、各路媒体记者、志愿者都已使用该系统。5月22日,该系统正式交付北川县抢险指挥部使用。这套系统成了北川抗震救灾内联外通的中枢神经网。北川解困之后,救援队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和各地急迫请求,又夜以继日地奔赴都江堰、青川、汶川、江油、平武……这支特殊的团队愈战愈勇,通过他们的系统,把中国人民抗震救灾英雄壮举的画面及时展现给了世界。

  在完成了对主要重灾区抗震救灾指挥系统的保障任务后,根据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要求,5月30日救援队到达唐家山大坝开展工作。通往坝后监测点的路途大都是垮塌后的山路,离一座垮塌的山体不到100米,不停地有碎石和泥沙下落。队员们冲过这条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连续5个日夜紧张的工作,至6月3日下午4点,终于按计划在大坝及堰塞湖沿线布设了14个全天候监测点,开始对唐家山及沿线的北川、通口、涪江桥、香水乡等关键部位进行24小时监控。他们的工作受到了水利部部长陈雷和指挥部的高度评价。

 

心理救援团队:用火红的绸带传递温暖和希望

  汶川大地震降临后,就在对废墟里的生命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对灾区展开八方救援时,一场人们还比较陌生的心理救援也在灾区紧张实施。领衔的是中国心理学会主持单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团队。

  心理救援是与生命救援、物质救援同样重要的救援工作,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只有3种救援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救灾效果。正是依据这种救灾理念,心理所在汶川“5·12”地震当晚,就通过中科院向政府高层提交了实施灾区心理援助的建议,又从5月15日开始,先后与上海增爱基金会等联合发起并紧急启动了以“5·12”为谐音的“我要爱”心理援助行动,与四川省科技厅、中科院成都分院合作启动了四川省抗震救灾“安置安心”心理援助行动。半个月内,接连派出心理所及社会各界7批近百名专家志愿者组成心理援助队进入灾区,他们以特殊的专业技能,对灾区同胞看不见的精神创伤进行紧张救助。

  这是在安置近2万名灾民的绵阳九州体育馆,上千名学生集聚一起,其中1/3是孤儿。他们在静声凝听一个声音:“你们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体育馆的几千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在一起……让我们站起来、手牵着手,大声喊:我们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心理专家们带着上千名青少年手牵着手,大声呼喊,以激发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专家们还使用心理创伤治疗的稳定性技术对学生进行集体干预。

  这是在安县桑枣镇灾民救助点。心理救援队专家们走进一个个帐篷,与灾民、教师和同学们促膝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恐惧、忧虑、紧张、烦躁、忧郁等灾后情绪。当一个救援专家用自己的手机耐心地帮一位同学直接与父母接通了电话,孩子心中积压许久的痛苦在一阵撕心痛哭中宣泄出来……

  为了把心理关怀和心理援助的影响力推进到灾区的更多区域,“我要爱”和四川安置安心救援行动在灾区推广发放了一万条代表心理援助概念的火红绸带。随着各路心理援助专家和志愿者匆匆的足迹,戴在他们手臂上的火红绸带飘进了灾区。所到之处,他们对受灾群众、教师和同学、救援人员以及前线记者展开心理救援。短短半个月,仅仅由心理所发起和组成的“‘5·12’心理援助志愿者专家团”在进入灾区的第一周内,就对灾区5万多各类人群开展心理援助,其中心理援助个人咨询6200人次;培训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1000多人;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4个。

  国内外救灾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场特大自然灾害过后的心理援助大至要经过3个阶段:最初阶段的应急救援仅仅是开始,在其后几天到几周内将是各种心理问题的凸显期,这个阶段的危机心理干预最为急迫和重要;而后来的恢复、重建期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由此可以想象,中国心理救援专家们任重道远。心理所在最近召开的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工作阶段总结会上,明确提出心理所要在建立国家心理救援机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无疑是一种履行使命的前瞻性谋划,这让人们相信: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将会有更多的火红绸带飘进千万灾区人民的心里。

 

创新为民,科技救灾

  “创新为民,科技救灾”是中科院党组在抗震救灾中实施的全院行动。在这个行动中,成都分院作为中科院唯一地处四川灾区的分院,在艰苦自救的同时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担负了院党组交付的对全院科技救灾的前线协调和保障服务的重任,为进入灾区奋战的各路团队及时送去了家一般的温暖,搭建了科学院科技救灾队伍与地方联系的桥梁。

  在各路主力团队奋力完成院指挥中心下达任务的同时,中科院其他研究所也纷纷参战:

  网络中心在第一时间连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动将该中心带宽由30M扩至100M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上海技物所提前启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加密观测,每隔15分钟向灾区提供一张卫星影像图;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计算机网络系统突然崩溃中断时刻,成都信息技术公司派出精干队伍及时排除故障;广州能源所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紧急关头及时送来现场检测系统急需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在灾区卫生防疫最急需的时候,武汉病毒所及时捐赠5吨高效生物杀蚊幼剂;上海生命科学院捐赠价值50万元的液体蚊香、灭蟑饵剂,以及帮助身体虚弱者改善营养平衡、促进身体康复的复合维生素;广州微生物所捐赠可兑水成为2000吨消毒液、200箱环凯牌双氯消毒粉;深圳先进技术院捐赠两台价值72万元的医疗体检床,并派出小分队前往灾区;在灾后重建中,地理与资源所的专家们先后提出16份咨询报告及建议;成都生物所牵头承担了灾区农业生产条件恢复重建评估和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工作;生态中心派出专家,参加灾后重建生态环境和水环境专题考察……

  就在各路科技团队在抗震救灾第一阶段战绩频频时,中科院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又传来新的部署:全院将围绕国家抗震救灾重大需求,紧急部署和启动又一批应急专项。这些专项将凝聚中科院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人民的深情,在更大规模上集成这支科技国家队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优势和技术积累,用科学的力量去支撑灾区明天的希望。

  本文作者:中科院成都分院张一红;发表于2008年6月16日《科学时报》,获2008年中国科学院第十届科星新闻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