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 太空安全


空气泄漏命难全

经过“联盟1”号的挫折之后,苏联的载人航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从1968年10月到1970年6月,连续成功发射8艘“联盟”型飞船,三三两两地在轨道上编队飞行,令人眼花缭乱。1971年4月19日,又以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座航天站——“礼炮1”号来庆祝加加林首航太空10周年。紧接着于4月23日发射的载3人的“联盟10”号飞船,成功地与“礼炮1”号航天站对接。这时的苏联载人航天事业,要是没有美国人成功登月的牵制,真有如日中天的气势。

  1971年6月6日,苏联又发射“联盟11”号飞船,航天员是指令长格·季·多勃罗沃利斯基、随船工程师(飞行任务专家)弗·尼·沃尔科夫和维·伊·帕查耶夫。在飞船与“礼炮1”号成功对接后,3名航天员进入航天站工作近24天,开展了地球地质、电磁辐射和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太空研究活动。

  在整个6月份,莫斯科电视台每天都有“礼炮1”和“联盟11”的消息,反复报道3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活动。人们兴奋地期待着第一个太空长期生活乘员组的胜利归来。

“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时,由于座舱漏气,3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6月30日,飞船顺利着陆。地面人员无比喜悦地奔向飞船,见到飞船一切完整无损,更喜出望外。可是,当打开舱门后,3名航天员却一动不动,已没有生命的迹象了。

  悲剧是如何造成的?问题仍然出在控制系统上。由于自动的返回程序控制错误,飞船返回舱的气闸门提前打开,舱内空气迅速外泄。而在手动控制的设计上,又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那就是用手拧紧闸门,最少需要两分钟时间,而舱内全部空气却只需1分钟就会全部跑光!3名航天员就这样因窒息而死亡。

  失去的生命使活着的人更聪明。手动操纵能迅速关紧闸门自不必说,给关键的控制系统设备份件也越来越清晰了,人们更举一返三,在后来的载人飞船返回舱上,不仅有供航天员进出的顶舱门,还设置有应急的侧舱门,在万一顶舱门打不开时供紧急出舱用。同样,还设有空气活门和应急空气活门,在返回舱着陆后舱门打不开时为航天员提供通气窗口的双保险。


高速撞地魂归西  返回解体夺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