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逸东
相里斌
当前位置:首页—专家访谈—神七—科学时报专访
 神七—科学时报专访 

    [记者]:这种液氨推进装置是不是微小卫星所独有的?   
    [顾逸东]:是的。虽然它的比冲比较小,但体积小、重量轻,另外相对来说它比较可靠。      

    [记者]:这是否也可以称为我们这次任务的一个亮点?虽然大家可能不大了解这个东西。   
    [顾逸东]:这次伴飞微小卫星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包括液氨推进器,还有我们采用了国产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采用了国产锂离子畜电池等。经过实际试验后看看能不能很好的来使用它。      

    [记者]:那你认为这两项任务对咱们以后空间实验这一块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   
    [顾逸东]:先说伴星吧,今后在飞船上,在空间站上,绝大部分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的有效载荷还是会装载在主飞行器上,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在稍微远一点的位置探测某些现象,或者是实现某些特殊的功能,这种伴飞的卫星应该说有用武之地,它可以把空间站这样大的飞行器的功能做一定的扩展,有目标、有目的的进行扩展和延伸。在今后的载人航天系统中,可能是有发展前景的一个方法。国际上实际采用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思路。一方面它是主航天器功能的一种延伸,在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应用方面可能会发展途径更灵活、效果更好的方法,这次试验可能对今后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第二,它反过过来可以为主航天器开展某些服务,比如说对航天器表面、外观或某些局部进行观察,诊断航天器有没有受到损伤,或者有没有某他异常现象。我们探索这两条路,看看能不能在今后载人航天当中能够更好的来扩展它的应用价值。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即将开展交会对接试验,突破交气对接关键技术,交会对接是对两个飞行器的轨道和相对位置测量控制,调整直到精确地结合的过程,伴星试验对今后交会对接过程,包括两个飞行器的测控支持,轨道控制地面的指挥、引导也做了一定的技术准备。外空暴露实验,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今后在空间实验室,特别是空间站,可以有一系列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暴露在空间进行,比如生物学研究中,开展辐射生物科学研究,预计有很多的空间生物样品可以放到外太空去,直接暴露在外太空的环境,接受宇宙辐射,研究它们的变化。与舱内实验不一样,因为舱内毕竟还有舱体的屏蔽作用。    空间材料的一些研究,也可以继续利用这样一个条件来做。新的元器件和材料试验,一些复杂的新型机构,我们需要拿到空间去做。空间环境的探,本来就需要在外太空工作。我们设想到那时候我们会通过更先进的方法,有时候航天员出舱辅助,甚至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分析工作,但是更多的是依靠机械臂把样品和实验装置放到外太空,然后再收回来,这样我们可以开展更加有效的实验。这次实验开发的锁紧、解锁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后,也为今后开展更多暴露实验打下了基础。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