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苏更林
       苏更林团队秉承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原则,致力于科普图文作品创作中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实践探索。科普选题主要来源于公众生活中的现实科技问题,科技成果的科普化解读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科技趣闻,大体涉及到食品、化工、能源相关等领域。
       该团队创立于2017年10月,仅在新媒体发表科普图文作品68篇(截至2019年4月)。团队负责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长期活跃在科普创作第一线,在报纸、杂志等媒体发表了大量科普作品,并编著和主编了7本科普图书。其中《走进绿色照明》曾荣获第五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家庭饮食禁忌》曾获河北省首届优秀科普资源一等奖,《清洁能源——低碳文明的引擎》被评为河北省2016年优秀科普图书。
 
摘要:在现代社会,锂电大行其道。从心脏起搏器到智能手机,从深海潜水器到载人航天器……锂电池可是出尽了风头!金属锂作为锂电池的核心要素,自然就成为了备受推崇的“动力王子”。在一般的大众化语境中,锂的含义可能更广一些,既可以是金属锂,也可以是锂离子,还可以是锂盐。相对于如今锂的电池应用,人们在健康和医学方面的探索却经历了更加曲折的历程。锂元素曾被当作一种灵丹妙药,被应用于饮料和代用食盐等食品领域。
摘要:“元素帝国”118颗星,每一颗星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演绎这些故事的功臣们,用其义无反顾的探索之旅书写了一部迂回曲折、荡气回肠的元素发现史。值此“三八妇女节”来到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演绎元素故事的“玫瑰之花”!玛丽?居里、迈特纳、伊达?塔克、玛格丽特?佩雷、肖内西……都在化学元素领域做出了辉煌成就。不过她们之中有些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她们对于自己的选择却无怨无悔。
摘要:一张简洁的元素周期表,一部世界通用的科学“圣经”。她承载了宇宙的浩瀚、生命的精巧以及科学的缜密……门捷列夫的思想光辉赋予了周期表玩转世界的力量。门捷列夫花了几年功夫潜心研究和收集元素数据,并把每个元素分别写在纸片上,在卡片上写上原子量以及相关信息,从而制成了一副由63张牌组成的“扑克牌”。慢慢地,他发现了原子量在元素分类中的重要意义。对于元素周期表的研究,门捷列夫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元素周期表的演进,凝聚了一代代科学家的智慧。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