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普创作团队,依托武汉植物园特色植物资源,以科研专家及科普专家等植物领域的工作精英为工作主体,致力于开展植物科学传播工作。团队以打造世界知名的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教育基地为宗旨,以植物园与公众环境教育主题开展一系列特色科学传播活动,创作各类科普作品。团队成员既有丰富专业的植物专业及环境教育的知识,掌握形式丰富的科学传播模式,同时具备极强的科学传播活动及作品的策划、开发、运营及管理能力,多年来依托武汉植物园的特色资源先后推出互动性科普活动、科普文章、科普漫画、科普视频及承担科普项目等。目前武汉植物园科普创作团队的主要作品为:(1)“有趣的水生植物”和“入侵植物展览”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科普中国项目6个;(3)揭秘会吃虫子的植物现象等特色科普视频3个;(4)漫话植物世界的手绘科普漫画20幅;(5)揭秘植物特色科普现象的科普文章200余篇;(6)科研专家针对社会热点科普知识的科普视频10余个。
一品红、冬青、圣诞百合,圣诞节中的“常客”有这些。
摘要:说到圣诞树,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一类常青树种,主要来自于冷杉属和云杉属这两个大家庭,当然也包括一些松柏类植物。或许你会质疑树咋“常青”呢?不会落叶吗? 圣诞花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品红,又称猩猩木,大戟属多年生小灌木,原产墨西哥地区,作为一种变色型观叶植物而被大家所喜爱。 传统的圣诞花环就是用带果的冬青枝条加入其它一些植物一起编制而成的。说到这,你是不是想起植物园里的冬青?
摘要:微塑料遍布全球,广为人们所用。而这些数以万计,身小害无穷的微型塑料凭借着其顽强的生命力正在威胁着生态环境和生物安全。解决塑料污染危机,需各方通力合作,让我们一起共建美好绿色家园。
摘要:我叫芜萍,因为没有根,大家也叫我无根萍。我开世界上最小的花,结世界上最小的果,并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种子植物,我为自己创下的这三项世界纪录感到骄傲。别看我个子小,本事可大着呢!食用价值,医用价值,改善环境污染方面都可以看到我们身影。
茅膏菜,是食虫植物中的一个大类,它们形态各异,分布与世界各地,它本身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系极不发达,因此靠捕食昆虫来弥补其氮素养分的不足。茅膏菜叶片上长有腺毛,能分泌粘液,当小虫子落到它叶子上时,很容易被粘住,这些敏感的细毛一旦感知到猎物,就会向下弯曲,把猎物紧紧粘在叶子上,同时分泌蛋白酶消化他们,等消化吸收完全后,叶片和腺毛又重新展开,等待新的猎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碰碰香、随手香、茴香香味浓烈刺激;清爽醒脑,薰衣草、柠檬、薄荷、洋甘菊、佛手柑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山茶、水仙、紫罗兰、茉莉香气悠远绵长,回味无穷。大自然造物主为每种植物赋予了特定的香气,让植物的世界变得绚烂多姿。
蚊虫泛滥的盛夏之际,你是不是还在为驱蚊烦恼?还在为各种灭蚊产品的有毒气味担忧呢?快来看看吧!这里小编特别为你准备了几款驱蚊植物,它们可都是名副其实的驱蚊“小黄车”呢。
说到圣诞树,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一类常青树种,主要来自于冷杉属和云杉......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