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馆> 面向新千年的地质科学

 


人类活动引发的地质作用

  控制滑坡的预应力锚索动地质学家在19世纪就注意到生物的地质作用,人类活动是生物地质作用的一部分。20世纪里(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人类活动(尤其是工程活动)广泛进行,对地球的表面和外层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21世纪内,人们必须研究这种影响,控制和消除这种影响。有人把地质科学的这一新兴分支学科称“人为地球科学”。

  与天然地质作用相对,人类地质活动具有下列特点。1)速度快;如单纯靠各种外力作用来夷平山脉或山地,可能需要几百万年或几千万年,而人类的活动,如农业上修建人造平原,工程建设上兴建高速公路等等,几年内的剥蚀搬运量可能相当“老天爷”几十万年里的“工作量”。2)强度大;我们已经知道了河流的输沙量,其实,人们每年向河中倾倒的各种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很可能是河流自身输沙量的几倍。从搬运量来说,各种地质作用中首推河流的搬运量大,而现在人类为采煤和采矿,每年搬运的矿(矸)石量是全球河流总搬运量的3倍。3)范围广:人类活动不仅影响地球表面,而且影响到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4)效果明显:大自然本来是一个和谐的世界,生物链就是一个例子。人类的许多活动明显是破坏这种和谐性的。对生物链的破坏有多种手段,如过量捕杀,生存环境恶化,活动范围变小,近亲繁殖等等。一旦一个环节断了,下面的环节就会一个一个断下去,自然界的和谐性就这样被破坏了。锚索桩与边坡防护5)危害大: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外物体的撞击事件。今天,大气圈的厚度基本可以保护地球避免地外物体的致命性撞击(因为通过大气层时的摩擦燃烧只有极小极小的质量能撞击地球)。那么,人类是否可以高忱无忧了呢?不,因为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产生的危害远大于火山喷发,而可能产生类似地外物体撞击的效果。6)直接影响人类生存,黄河断流就是一例。

永不停息的人类工程活动  20世纪的实践已经证明:国家越发达,科学越进步,对地球系统的破坏就越大,问题是能否迅速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就是说明,因为有过环境急剧恶化的惨痛教训,保护生物、保护环境已成了美洲人的强烈要求和自觉行动。

  21世纪人为地质科学的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分析预测人为地质作用的利弊。我们仍以美国西部为例,那里有丰富的金矿资源,但采矿带来的环境治理问题可能要化去比采得的金多几十倍的钱,所以必须停止采金。那里的水利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尤其适宜小水电多级开发,但为这么一点电去破坏环境是太傻了,还是想别的办法去获得这点电吧。顺便要提到的是:那里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美国政府在20世纪里并未开采,是否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呢?

地球工程  地球科学新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