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馆> 面向新千年的地质科学

 


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地质学家李四光  说到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出生于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远去英国求学。求学归来后,他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襁褓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协助蔡元培校长教书育人,他一面讲授地质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学专门人才。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领域所做的工作,为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四光同周恩来总理亲切交谈  李四光毕生研究地球科学,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著作。

  在基础地质学方面,他提出了微体古生物化石-蜓的研究与鉴定方法,创立了10项标准,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一直被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所采用。他曾对我国西南地区做过详细的冰川考察,发表了许多有关冰川形成、分布的文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李四光在工作  西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进入中国后,初步形成了解释地质构造运动的传统观念。李四光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积累的大量野外观察实例,首先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中提出了“大陆车阀”的假说,进而完整地表述了地质力学理论,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的构造和运动规律。李四光认为,地球表层的各种构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就是地应力。他把各种构造行迹看作是地应力的结果,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构造体系,科学地探索地壳运动的产生与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分析了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的特征,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根据地质力学理论,他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包括三个沉降带和相应的隆起带,而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石油勘探和开发获得了重大突破,陆续在这些沉降带内发现了大庆油田等一系列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田,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建成了我国最早的一批重工业基地,从而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宏大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上的保证。李四光还应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通过进行地应力测量和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李四光为地震预测和预报提出了理论根据,他把邢台地震作为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实例,指导开展了对地震的预测和预报,并进一步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区域构造地壳稳定性研究,在地壳活动带中寻找基建工作中的“安全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地质力学理论的提出,为中国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很快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运动理论最兴盛的时期,提出了“槽台学说”、“构造镶嵌理论”、“地洼学说”、“断块理论”等众多解释地质构造运动成因的模式,丰富了构造地质学的内容,促进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

  李四光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位置。他对科学的求实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定的创新思维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建国初期在探查资源与能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李四光提出的科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李四光奋斗的一生为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中国最早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  普查与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