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任美锷——地貌学家,建设地理的倡导者
  任美锷 (1913—2008) ,中国地理学家,1913年9月8日生于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1934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1936年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地貌学,获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任职于浙江大学史地系,继任复旦大学史地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兼南京地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质科联海洋地质委员会委员;1986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他维多利亚奖章。

  任美锷擅长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有较好的地质科学基础,并能博采诸家之长。他主张科学为建设服务,20世纪40年代初就倡导“建设地理”,著有《建设地理新论》一书。20世纪50年代以后,他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密切与国家建设实际相结合,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专著有《建设地理新论》(1946)、《中国自然地理纲要》(1979、1985)、《岩溶学概论》(与刘振中合著,1983)和《中国海岸及近岸带的现代沉积作用》(英文,1985)。代表性论文有“从矛盾观点论中国自然区划的若干理论问题”(1963)、“中国岩溶发育规律的若干问题”(1979)、“北京周口店洞穴发育及其与古人类生活的关系”(1981)以及“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19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