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文江——地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

1911年他从云南起,步行贵州、湖南、江苏等省,进行了地质、地理考察;1928年再度入滇、黔两省调查;1929年领导地质调查所西南考察队对西南诸省作了区域地质调查;1913年他与章鸿钊、翁文灏一起创办并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地质研究所,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培养了第一批骨干。
他在“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地质”(1919)一文中建立了五通山石英岩等地层单位;在1931年的“丰宁系的分层”论文中建立了革老河组(统)、汤耙沟组(统)、旧司组(统)、上司组(统),至今仍在沿用;1932年他发表了“丁氏石燕及谢氏石燕宽高率差之统计研究”,利用新的定量统计方法鉴别物种;1933年发表了与A.W.葛利普合著的论文“中国二叠纪及其对于二叠纪分类的影响”和“中国之石炭纪及其与密西西必纪及盆雪维尼纪的关系”;1929年他在“中国造山运动”一文中,将中国造山运动分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后者又分为3个亚期。他还发表了“云南东川府铜矿”(1915)、“京北昌平县西湖村锰矿”(1922)等文章。1933年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并出版了《中华民国新地图》。丁文江逝世后,1947年出版了《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