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馆> 城市环境>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例介绍
城市绿地的多种节水法
图1:北京的乡土草(左)与引进的外国草(右)的根系比较。根系太短和草叶太矮是洋草坪不抗旱的原因所在 图片资料来源:李皓摄
1999年美国康州等地降雨减少,城市蓄水水库水位下降。于是全州发出禁止用水浇灌绿地,违者可能受到蹲监三个月重罚的命令。社会对此令遵守很好,连小孩子也停止了玩水枪。康州政府宁愿看着当地的人工草坪成片地死亡,也不愿动用水库的水来浇水挽救。因为水资源比草地贵重(康州禁止开采地下水,城市用水由水库蓄水来维持)。
同年,北京的降雨量大大少于往年,成为百年少见的旱年。供北京用水的水库水位严重下降。然而,北京的绿化用水却大大增加了,原因之一就是北京引进了根系浅、耗水量大的冷季型外国草坪。三年之后(2002年),北京宣布:不再种植这样的草坪。根系太短和草叶太矮是洋草坪不抗旱的原因所在。(见图1)
在城市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能够尽量减少城市绿地对水的消耗,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高度重视并努力实践的事情。一方面城市的居民需要绿荫和草地,而另一方面,许多城市靠远处的水库供水,把这种经远距离输送、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水用于浇灌城市绿地,实在太可惜。因此,采用多种方法来给城市建立少浇灌、或不用浇灌的植被区(也就是绿地),成为了为城市减少水资源消耗的重要课题。以下是几种成功的做法。
1) 尽量利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土植物物种(树、草、灌木)来形成城市茂密的植被区,这样的植被区不必人工浇灌。(见图2)
2) 尽量避免对人们不去的草地进行修剪,因为剪得很矮的草地会增加土壤的水分蒸发。(见图3)
3) 夏天气温高时,不在白天喷灌绿地,而只应当在太阳落山后打开喷头,这能大大减少灌溉水的蒸发损失,也能使喷水时间缩短一半。(见图4)
4) 在绿地的土壤上覆盖一层碎树枝或树叶,这能帮助土壤吸收雨水的能力,也能够阻隔太阳直接辐射土壤,使土壤中的水分得以很好地保留。这对利用好城市的天然降水,避免人工浇灌有很好的作用。(见图5)
5) 在城市中需要浇灌的树木边插入一节浇水管子,人工浇灌时让水通过管子直接到达树木的根部,这样可以使浇树的用水减少三分之二。(见图6)
6) 把屋顶流下的雨水收集和贮存起来,用来浇灌自家花园,是德国城市居民普遍使用的节水方法。(见图7)
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