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大渠
西迁后的锡伯族人口不断增长,原来赖以维持农业生产的水渠和泉水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耕地面积的需要。刚刚安定的生活,又开始出现人口、农田、水源之间的矛盾与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屯垦戍边的正常进行。在此情况下,颇有远见卓识的锡伯营总管图伯特,一方面积极听取群众关于兴修水利、造福子孙的良策,一方面亲临伊犁河上游,实地勘察伊犁河水文及察布查尔平原地形,终于在驻防伊犁之后的第37年(1802年),制定出了开凿“察布查尔大渠”、引伊犁河水,灌溉察布查尔农田的方案,并报伊犁将军审定。
得到伊犁将军的同意后,图伯特一面视察所属各地哨卡,一面令各牛录(相当于乡一级政府),将所有在乡士兵及闲散平民,编为修渠大军。并把所有人马分为两班,春秋两季,轮流筑渠。经过7年的奋斗,于1808年(嘉庆十三年),一条宽近4米、深3米余、长100多公里的大渠终于修成。它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察布查尔平原上,灌溉着两岸干旱少雨的土地。锡伯族人民感戴图伯特的功德,在渠首大龙口和七牛录,分别建立“图公祠”,永远纪念他。据说,大渠竣工时锡伯族人民举行盛典,并命名它为“察布查尔布哈”。“察布查尔”是锡伯语,即“粮仓”之意;“布哈”即“大渠”。顾名思义,这一名称既标志大渠将发挥的效益,也反映了锡伯族祖先追求粮丰民富、安康幸福的美好心愿。
在此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察布查尔大渠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仅如此,在开凿察布查尔大渠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许多水利专业人材。他们后来对伊犁地区的水利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开凿“阿苏奇大渠”,修挖“沙尔唐渠”、“塔尔奇新渠”中都立下了功勋。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