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锡伯族

 

西迁戍边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先后平定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木叛乱后,由于新疆伊犁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防务空虚,沙皇俄国又不断地向东扩张。面对这种形势,清政府多次由内地派遣官兵前往伊犁,筑城驻防,并由南疆移民屯田。但是,清政府仍感兵力不足。于是,1764年,清政府从沈阳、凤城、辽阳、抚顺、锦州等地调遣携眷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共3275人,分两批出发西迁新疆伊犁。

沈阳锡伯家庙

  第一批锡伯官兵于农历四月十日起程;第二批于农历四月十九日起程。第二批人马出发之前,于农历四月十八日,留居家乡的锡伯族和西迁的同胞一起,集聚在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杀猪祭祖,祈求平安,并准备了盛宴为远征的亲人饯行。后来,人们常于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并逐渐形成特定的节日——“西迁节”。

  西迁的军民赶着牛车,离开东北老家,经蒙古高原,绕阿尔泰山,进入新疆,穿过塔城、博尔塔拉等地,终于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月二十、二十一日,先后抵达伊犁。在这次万里长征中,锡伯族官兵历尽了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西迁的历史壮举。历时一年零五个月,比原定期限三年,提前一年零七个月抵达目的地。《西迁之歌》就生动地描述了这一伟大的历程:

古籍《劝善经》

    披荆斩棘过了万水千山,
    栉风沐雨经受了万般苦难,
    男女老少紧跟坚硬的牛蹄,
    攀登西陲峥嵘的山峦。 

    凭一双开天劈地的臂膀,
    架起了桥梁,开拓了坦途;
    靠一对钢铸铁打的脚板,
    踏平了荆棘,征服了凶险。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西迁的锡伯族官兵,不仅为保卫祖国西北边陲的安宁,开发和建设祖国西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成为今天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新疆其他地区三万多锡伯人的先民,并在他民族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中,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较为完整地保留、传承到了今天。因此,就锡伯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而言,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

传统服饰与“喜利妈妈”

香袋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