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袍、氆氇与袈裟
|
工布男子服饰 |
藏族世居雪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高原畜牧业、高原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服饰文化的风格与特点。
藏族的传统服饰以袍服为主。农区多以羊毛织成的氆氇为原料,牧区多以羊皮为原料。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袍子里面还要穿一件长袖衬衣。男子束腰带时,一般将袍子下摆提至膝盖。女子束腰时一般将袍子上提少许,使下摆遮住踝关节。这样一来,怀里和腰间成了一个大行囊,可以盛装不少生活用品。具体的式样,男女及各地区各有特色,可分成多种类型。仅从牧区的皮袍来看,男袍多为无布面的素面袍 ,但袍襟、袖口和底边大都镶有十至十五厘米宽的黑色平绒、灯心绒或毛呢边。女袍的式样,特别是皮面的装饰各地不一:藏北地区,襟边、袖口一般都并排装饰五至七条黑、红、绿、紫等颜色的色带,有的因为比较宽,色带甚至布满整个皮面;青海海南女袍为宽领、肥腰,袖子长出手指30多厘米,下摆长出脚面10多厘米,多用红、黑色带或豹皮饰边。穿时先用头部顶住衣领,然后束腰,最后放下领子;黄南女袍多为圆领,袍长至脚面;海西女袍,除了一般的皮袍外,还有一种礼服,为羔皮、缎面、水獭皮镶边的锦袍 ;果洛女袍有两道或三道贴边及角饰等;甘肃女袍则多装饰很宽的豹皮边,穿着方式也不一样,腰带结往往扎在背后,留出较长的结头垂于臀部。
|
林芝地区的服饰 |
氆氇,是藏族的传统毛纺织品,也是农区和城镇藏族群众制作藏袍、靴子、帽子等的主要原料。它以羊毛为原料,制作方法是先将羊毛弹梳后用纺缍手捻成线,然后用木梭织机织成。一般幅宽20多厘米,颜色有白、黑、蓝、红、赭、青等。除单色外,还有毛织扎染的十字花氆氇等。其品种很多,总的可分为普通氆氇和细氆氇。细氆氇,纹理精细紧密,质地柔软,可与机织毛呢相媲美。相传,其机织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新唐书·吐蕃传》中已有关于褐、素褐和毡韦的明确记载,可见唐代藏族的氆氇类织品已很普遍。到了元代,氆氇已作为贡品传入内地。现在以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札囊、江孜和川西的乡城、巴塘等地所产最为著名,产品大量运销其他藏族地区和内地,并远销国外。
|
江孜仔金的氆氇 |
藏族僧服大都简单庄重。藏僧一般上穿无袖坎肩,下身围紫红色的僧裙,外面披一件紫红色的袈裟。
“袈裟”为梵文音译,原意“不正色”、“坏色”。一般用以称佛教法衣。因僧人所着法衣用“不正色”(杂色)布制成,故从色而言,称法衣为袈裟。佛教传入中国后,僧服颜色也有变化,如僧人说法和举行仪式时多穿金襕衣(即用金缕织成之袈裟)。袈裟是僧人在礼佛、化缘、讲经、听经、参加仪轨聚会等时所穿的上衣之一,不是常服。袈裟须用裁布缝制,并且要缝成网格状。是用方形的绸布拼缝成鱼鳞状的。即由中间向两边一块压一块,并且留有大小一致的边头。横向边头的缝线是交错的。袈裟一般宽约70厘米,长约身高两倍半的条状披单。披时裹叠于上身,袒露右肩,长及脚面。袈裟因等级和职位高低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包括衣料质量、颜色等。一般讲,在坎肩上用黄色锦缎镶边或是平时披黄色绸缎的大都是活佛或高僧。藏传佛教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大教派袈裟的样式和穿法大体一致,只是僧帽不同。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