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
云南昆明民族村“纳西族村” |
纳西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278009人。2/3以上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蒗、永胜等县。
纳西族历史悠久。原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游牧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由于同音异写,汉文史籍以“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称之。因方言关系,以金沙江为界,西部自称“纳西”,东部自称“纳日”、“纳恒”等,“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日”、“恒”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然而,民间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象形文字,因其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
古乐表演 |
纳西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端,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群山耸峙,江河交错。丽江北部的玉龙雪山和中甸东南部的哈巴雪山,终年玉积琼堆,宛若腾空而起的玉龙。玉龙山区植物群落多样,素以“植物仓库”著称,并以“花的世界”闻名遐迩,仅杜鹃花就有40多个品种。金沙江上游自北向南流泻,至石鼓镇为山势所阻,于是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接着江流急转东北奔腾而去,在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中间生成了著名的“虎跳峡”大峡谷,落差300多米,谷深3000多米,长12公里,是世界上难觅的探险旅游胜地。
纳西族地区的气候差别较大,可分寒、温、亚热带三种类型,宜农宜林宜牧。山区密布云南松、红杉木,中草药有500余种,其中雪茶更是珍稀之品。平坝主产稻谷、玉米、麦子、棉麻等。畜牧业较发达,尤其是丽江马一直名扬全国。
纳西族普遍信奉本民族固有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东巴教。它没有自己系统的教义,没有统一的组织,没有自己的寺庙。东巴经内容丰富,资料宝贵,是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纳西族的民间艺术绚烂瑰丽,古典的大型乐曲“纳西古乐”(分为《白沙细乐》和《洞经音乐》两部分)蜚声中外乐坛。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