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侗族

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

盛装姑娘

  侗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1万余人,其中贵州省140多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

  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一座海拔1336米的大山,因为山上鸡鸣声可响达三省,故名“三省坡”。侗族人民就世代生息繁衍于此,其中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玉屏、铜仁等县,湖南省新晃、通道、芷江,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地,与汉、苗、壮、瑶、水、布依、土家等民族人民交错杂居。

  侗族先民属骆越支系,是百越的后裔。魏晋南北朝时泛称“僚”,宋代称为“仡伶”或“伶”。明清两代称为“峒蛮”、“峒苗”、“峒人”、“洞家”或泛称为“苗”。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族名为“侗族”。

侗寨水车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各有三个土语区。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现大部分通用汉文。

  侗族是农耕民族,擅长稻作及稻田养鱼,兼营林业。侗族地域属亚热带地区,适宜林木和农作物生长,盛产木材,为全国八大林区之一。尤以产杉木著称,还产经济林木油茶和桐油。

  侗族人民能歌善舞,侗乡向来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题材广泛,韵律严谨,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其传统文化之最精粹,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

送“满月酒”

  饮食方面,侗族喜食糯米饭、侗粑,爱吃酸食。服装多用自织自染的侗布制作,男子穿短衣长裤,包大头巾,妇女穿短衣长裤或百褶裙。喜戴银冠、项圈、项链、手镯、耳环等银饰,而且以多为美。

  传统节日、集体交往、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春节、侗年、吃新节、林王节、赶社节等。集体娱乐活动有“多耶”(集体歌舞)、三月三歌会及抢花炮、芦笙会、斗牛、抬官人等。

  侗族人民擅长建筑,个个是能工巧匠。建筑艺术独特而精湛,除一般的干栏式民居外,鼓楼、风雨桥更是独树一帜,享誉中外,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