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纳因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获得该奖项。有些遗憾的是,对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的华裔科学家张锋不在获奖名单中。
农作物都来自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中被人类驯化,从野生变为栽培。人们根据不同的目标,不断改造作物,这个过程就是“培育”(育)。所谓“种”,就是用于扩大繁殖的源头种子。能够稳定遗传,并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的种子就形成了“品种”。水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现在世界上60%的人以稻米作为主食。人们希望水稻能高产优质、抗逆性好、少施化肥、不打农药、富含特定营养元素、适合特定人群食用……那么水稻的产量如何提高,口感和营养俱佳的水稻品种如何培育呢?
热衷于以减肥餐来塑造身形、健美变瘦无疑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风潮。而求瘦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自己体像(body image)的不满意。到底有多少年轻人觉得自己太胖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说到生命起源你会想到什么?女娲造人的神话还是“原始汤”理论?好像都有点神秘而遥远……其实,在咖啡店、干洗店等地方,有一种东西,就跟生命起源有关系。它,就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具备较强的溶解能力和诸多反应特性,已被广泛应用在化工反应和分离提纯领域中。
北京时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对于火星探测,你是不是还有很多问号?从历史到现实,从技术难点到解决方案,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向你详细述说人类探索火星的故事。
近期多地遭受到暴雨洪水灾害,让我们为受灾群众牵挂不已,也不禁让人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什么号称‘20年一遇’的大洪水,似乎每年都会听说?”很多时候,公众会对科学名词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解,“N年一遇”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很容易将这个词理解为“N年才会出现一次”。而实际上……
病毒只能寄生,它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个活的、能感染、能复制的细胞让自己一直存在下去。病毒进入细胞的第一步是需要跟细胞里的受体结合,下一步是融合,接着是复制,病毒复制它的基因组和蛋白;再往下一步是组装,包装新的病毒颗粒,最后再释放出去,这就是它进入细胞里的过程。
病毒基本上就是一个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包着一些遗传物质,平时与死物无异,感染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复制自身产生新的病毒。这种奇怪的生活方式让我们难以将其置于演化之树的任何地方。那么病毒是生物吗?它们又从何而来呢?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