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一颗可以详细研究的恒星。它为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同时也会对地球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2022年发射升空,揭示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一磁两暴)的形成及相互关系。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带着珍贵的月球“土特产”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人类时隔44年再次迎来月球样品。这些珍贵的月球“土特产”,除了一部分会用于科普和展示之外,重头戏还是会用于科学研究,那么到底可以用来研究些啥呢?
2020年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胜利返航。在11月10日8时12分,继“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之后,“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这意味着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突破,我们可以驾驶潜水器到达海底世界的任一角落。
当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渐渐被重塑清晰,他们手握蔚蓝,演奏科学的乐章,探索最亮光源的奥秘,揭秘疾病发生的机理,养殖人造钻石的种子,确保月球着陆的精准,引发科学发展的思考,寻求未来交通的攻略,未来主旋律已奏响,11月29日,上海·浦东图书馆,听科学N重奏,余音震荡
从基础科学前沿的创新突破,到深空、深海领域抢占“高点”;从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研发,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到“科学”号、“龙芯”成为创新标志,时代的大江大河,因为奋斗者而闪烁光芒……11月22日,与我们一起,遇见真理的光芒,穿越时空,刺破边界,埋下科技革新的燎原火种。
穿越银河的宇宙信使,隐藏地底的水语密码……当它们与善良的探索者相遇,这些美丽、脆弱、神秘,被守护了起来。当你出发,无数奇迹,正在发生。2020年11月21日,北京·未来剧院,八个正在发生的故事,等你来~
近日,4篇论文同时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发现并论证了一个河内快速射电暴FRB 200428起源于磁星SGR 1935+2154,为“快速射电暴源于磁星”这一理论猜测增添了有力的证据。其中一篇论文正是基于我国FAST望远镜的观测成果。而就在10月底,FAST的观测成果第一次登上《自然》期刊,也是关于快速射电暴。
嗨~你多久没对这个世界产生疑问了?还能获得探索未知的那种快乐吗?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来啦,带你用好奇更新已知边界, 用科学连接未来生活。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