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郑永春,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2000年起参与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星地质与遥感。
首批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入选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先后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有功人员奖、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奖、香江学者奖、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等。

电影之外,中美能合作开展火星救援吗?

郑永春
2015年11月27日
年度太空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即将在国内上映。好莱坞当然不会无视十三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片中再次突显中国航天元素:没有中国的帮助,美国航天员回不了地球。
电影中,火星上遭遇沙尘暴,登陆火星的航天员乘组紧急返回。马克被误以为罹难而遗弃在火星上。得知马克仍然存活的消息后,航天员乘组没有回到地球,而是再次前往火星开展营救。为了给航天员乘组发送生命保障物资,美国航天局紧急发射补给船航天员,不幸遭遇失败,又无法在短暂的发射窗口里再次发射第二艘补给船。
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剧照 
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剧照
在这关键时刻,中国航天局正好有一个重型运载火箭完成研制,等待试飞。得知这一消息,NASA向中国航天局紧急求助。经过评估,中国决定帮助美国开展火星救援,在准备回到火星救马克的美国载人飞船绕飞到地球轨道时,由中国的太阳神火箭发送补给物资给美国航天员乘组。这一戏剧性的中美航天合作成为故事推进与情节逆转的关键。否则的话,在火星上“落单”的太空人马克就只能等死了。
在2013年上映的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里,当美国航天员陷入绝望之际,处于休眠状态的中国“天宫”空间站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布洛克饰演的瑞安最终也是依靠中国的神舟飞船才得以返回地球。而在《火星救援》中,中国航天起到的作用不只是被动地提供工具,而是主动参与火星探索任务的实施。
那么,目前处于政治夹缝中艰难前行的中美航天合作,能否在未来的载人登陆火星任务中成为现实吗。中美能在航天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吗?
2011年,美国国会以立法形式通过共和党众议员沃尔夫提议的NASA拨款附加条款,禁止NASA与中国航天机构开展合作,至今已经过去整整5年。
美国政府机构的拨款受国会制约,希望开展合作、但又难以施展的NASA局长查尔斯 博尔顿多次表示,国会对中美航天合作的禁令是暂时的。
近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行的第66届国际宇航大会上,NASA局长查尔斯 博尔顿公开呼吁,美国应寻求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特别是载人航天方面开展合作。博尔顿的说法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善意响应,中国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回应称,中国与别国航天机构合作没有障碍,希望尽早开展中美航天合作。

2火星救援


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剧照 
太空大片《火星救援》剧照
中美两国航天合作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在航天领域具有长远规划和勃勃雄心。美国是世界航天领域的领导力量,拥有强大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航天领域的高技术和高投入,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动力。技术难度高,需要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技术研发和合作;经费投入高,需要通过多国合作机制,分担经费风险。
然而,但在国际合作议题上,NASA说了不算,国会议员们才有最终决定权。两国航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航天技术合作、军事应用等议题仍然高度敏感,合作前景困难重重。
中美航天合作处于政治夹缝中的尴尬境地。2013年,中国科学家被禁止参加在NASA机构埃姆斯航天中心举行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搜寻系外行星的学术研讨会,引发天文界强烈抗议,轩然大波中不得不默许放行。15个国家共同运营的国际空间站一直禁止来自中国的合作申请,今年8月,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实验室与负责国际空间站科研平台运营的私人企业签署协议,将于2016年进行一项DNA实验。这虽然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同时也是一个价值20万美元的纯商业合同,并非中国与NASA的合作项目。
在整个航天领域,太空科学探索相对比较开放,也是最容易开展的合作领域。太空探索是象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领域,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空间科学、天文学和行星科学是对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并不涉及直接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且,太空探索具有天然的开放性,科学研究只有在合作和竞争中才能进步。封闭或许能得到一时的进展,却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
美国航天实力明显领先其他国家,与之合作中国无疑可以从中受益。中国正在研制自己的空间站,若能充分借鉴国际空间站的经验和教训,将使中国空间站实现长期成功运营。中国在探月领域成就斐然,但月球研究显然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美国已经实现六次登月,有50多年的月球、火星和太阳系研究积累。中美两国在月球和火星探索项目的前期论证、科学目标设计、科学仪器研制、数据共享和合作研究方面,都可以开展合作。这些领域并不涉及敏感技术,理应优先开展。
双方政治家要拿出诚意和决心,努力增加接触与交流。在与美国科学家的合作中,可通过引入第三国召开国际研讨与协商,是可以适当规避国会禁令的。中美双方可从具有合作基础、易于深化合作的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领域起步,通过多国合作规避政治风险,夯实合作基础。以点带面,逐步放开,让双方从合作中尝到甜头。
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不能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在岁月蹉跎中消耗科学家的激情和探索梦想。中美航天界和科技界应减少猜忌,共同协商行为规则,努力增加航天计划的透明度,寻找具有合作潜力的互利领域,尽早促成实质性的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火星救援


火星是人类走向深空的首先之地 
火星是人类走向深空的首先之地
原文载于:新华社,2015年11月26日,作者:郑永春 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