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工作过,在澳大利亚科工组织DMS、香港浸会学院数学系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处工作过,多次获国家和中科院科技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退休老头。现在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科学新语林”栏目里开设一个《数学与计算机》的个人专栏,愿和爱好数学与计算机的各界网友和青少年朋友,谈谈对数学与计算机的看法、想法。

网络空间:新的战略必争之地

张建中
2012年06月19日
网络战已不单只是第五空间的搏杀,更是指向社会空间、认知空间的较量。未来网络战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互联网入侵并控制敌方人员的大脑,从而控制思想,达到窃取情报甚至扭转战局的效果。
也有人认为,网络战是一种使用先进网络手段、具有政治目的、会产生致命性后果的军事行为,这种手段、目的和后果是构成网络战的三个基本要素。从近期来看,主要是通过网络等尖端技术窃取军事情报,距上述网络战三要素尚远,还算不上网络战。但实际上,网络空间已经确实成为没有硝烟的新战场。网络空间战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成为军事强国新的战略必争之地。有报道说,美军研制出的网络武器已达2000多种。这些网络武器的“弹药”包括蠕虫、特洛伊木马等电脑病毒。

网络战

网络战已不单只是第五空间的搏杀,更是指向社会空间、认知空间的较量。

美国的网络作战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物理打击,指的是空投“聪明炸弹”和炭丝武器切断敌方电脑网络的电源或使其部分瘫痪,其结果是造成对方网络暂时或永久性关闭。二是虚拟打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客攻击”,通过向敌方网络发动病毒攻击,干扰和破坏敌方网络操作系统,使其出现故障或死机。三是认识打击,也就是“欺骗战术”,通过网络制造出一些虚拟信号和影像欺骗和误导对方的网络操作,使其指挥失灵。美国发动网络打击的目标不只是通常所说的国际互联网,而将是敌方的内部安全网络。
为了检验和提升军队内部、跨部门和跨国网络一体化作战能力,全面增强网络战能力,各国频繁开展网络战演习。近年来,美军内部每年都举行一次“网络防御”项目演习。中央情报局还于2005年5月在弗吉尼亚州举行了为期3天的“沉默地平线”网络反恐演习,通过模拟类似“9 11”事件规模的网络攻击,检验网络安全实际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