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工作过,在澳大利亚科工组织DMS、香港浸会学院数学系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处工作过,多次获国家和中科院科技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退休老头。现在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科学新语林”栏目里开设一个《数学与计算机》的个人专栏,愿和爱好数学与计算机的各界网友和青少年朋友,谈谈对数学与计算机的看法、想法。

超级计算机与天河二号(六)

张建中
2014年03月03日

(11) 超级计算机离老百姓远吗?

[caption id="attachment_1026"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超级计算机一例 超级计算机一例[/caption]
超级计算机是电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的研制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体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研制运算速度达数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与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微型计算机相比,这些运算速度动辄以千万亿、亿亿次来计算的超级计算机,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系吗?超级计算机并不是只和科学研究联系在一起,在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超级计算机的身影。
“看得见” 人们习以为常的种种生活方式,都有超级计算机的参与,如网络服务、天气预报、生物制药等。
“离不开” 科学技术发展过去主要是靠理论和实验,而今天,计算已经成为与之并行的第三大手段。各种尖端的科学技术问题,都需要超级计算机的支撑,国民经济中很多重要的产业也都已经离不开超级计算机机,如石油勘探、汽车安全性的碰撞实验、集成电路设计等。
“想得到”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超级计算机还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有学者说,超级计算机如同伽利略的望远镜,让人们从观察宇宙的不同维度中,发现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一系列规律。通过超级计算机还能发现些什么?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因为,它大可以深入到宇宙,小可深入到分子原子,远可深入到无限遥远的未来。

(12) 在“最快”世界留下踏实脚印

(本文摘自《中国科学报》,作者:中国科学报记者 杨琪)
[caption id="attachment_1027"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 “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caption]
大到浩瀚宇宙,小到一枚指纹,已经离不开超级计算。拥有超级计算资源的中科院超算中心,不仅是科学家的得力帮手,还正在将超级计算资源应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以下均简称为超算中心),是中科院科学家的得力助手,保证课题顺利、按时完成所需的计算任务,亦成为各行业的合作伙伴,将超级计算应用惠及民生。
在超级计算这个“最快”的数据世界里,超算中心留下了踏实的脚印。
满负荷状态运行
“我们用2048个CPU核不间断地计算了13天,模拟了宇宙140亿年的演化过程。”超算中心研发部主管王龙回忆起3年前的一次大型模拟宇宙试验,“天文学家告诉我,这一模拟的分辨率现居世界第三。”
“此次超大规模的宇宙模拟试验是在超算中心联想‘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上完成的。”王龙说,该试验被称为“盘古计划”的一部分。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冯珑珑、超算中心王龙等人的倡议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成立了中国计算宇宙学联盟。“盘古计划”便是由该联盟提出的第一项大型宇宙学数值模拟计划。
“这些年,我们的计算能力在稳步提升。”超算中心主任迟学斌说。2007年,超算中心引进IBM CellBE计算集群;2009年,超算中心引进百万亿次国产“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 可以想见,设备规模越来越大,短时间内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出现。
如果一个已进行长时间计算的课题突然因为某颗处理器出了故障,导致课题无法及时完成,这是超算中心最担心也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因此,“超算中心通过各种手段如软件等解决这些问题,保障计算任务按时完成。”迟学斌说。2012年,该中心服务时间达到99.9%,设备使用率达到80%以上,“我们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运行”。
游走在指纹世界
承担来自科学家的计算任务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服务社会和大众,超算中心也毫不吝惜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来自超算中心的年轻副研究员王彦棡带领团队,利用“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提供的数千个处理器,协助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完成了指纹破案会战的计算工作。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将超级计算技术成功应用于实战的成果。”王彦棡说。
指纹会战是将掌握的现场指纹和档案指纹进行全面比对,通过指纹识别系统快速有效地查找出流窜作案人员的蛛丝马迹,为破案提供直接线索。“面对海量数据,如果没有超级计算的参与,可能需要普通计算机工作数月。”王彦棡说。
2011年,公安机关共组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指纹会战。中科院超算中心协助北京市公安局比中本地现场指纹数十枚,比中外地协查指纹700余枚,为相关案件的破获提供了直接线索和重要证据。
最深刻的学科交叉经历
2011年,一篇来自超算中心的论文被国际超级计算大会录用,这是该领域的顶级会议。 “我们用近半年时间完成了软件研发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的第一作者王龙说。该文章主要描述材料第一原理计算中大规模并行算法与异构算法及其软件实现,即如何将传统的材料计算软件使用GPU(图形处理器)进行有效加速。
“在此之前,很多人认为GPU难以在平面波第一原理计算这样复杂的算法中发挥作用,甚至断言GPU不适合此类计算。”王龙说。其实,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此领域拿出成果都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新型显卡的“心脏”,GPU体系结构迥异于传统CPU,导致传统软件设计往往不再适用。由于材料计算算法和GPU体系结构的双重复杂性,这一工作一直鲜有进展。带着一大堆不易解开的难题和一份基于直觉的激情,超算中心王龙、贾伟乐,复旦大学教授高卫国及其学生吴悦等一起开始“虎山行”。通过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材料计算专家汪林望多次探讨,大家逐渐找到了新思路。
经历100多天的奋战,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一开创性工作,超算中心团队在至为关键的核心模块研发中发挥了主要作用。2011年4月,超算中心向国际超级计算大会提交该论文。
“这是我感触最深刻的一次学科交叉经历,物理、数学、计算机三方面的力量真正融合在一起,可以说功劳属于每一个人。”王龙说。
“在当时,该软件将业内最快纪录提速了7倍,效果非常好。”超算中心主任迟学斌如此评价,“这也体现了超算中心的算法、软件优化、并行化等能力得到国际认可。”目前,他们已经将加速提升至20倍以上,同时扩充了新功能。
另外,超算中心队伍开发出不少软件供一些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使用,比如特征值计算、快速数值求解软件等;超算中心网格软件也走出国门,当苏丹建设超算中心时,该国3个中心使用了来自超算中心的网格软件。而国内其他超算中心鲜有如此情况。
作为超算中心元老级人物,迟学斌感慨道:“来到超算中心的年轻人都喜欢这一行业。因为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又极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