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吴玉虎, 男,1951年1月16日生,陕西省咸阳市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馆长;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 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成员;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和植物区系地理以及高寒草地生态学研究工作,在高原、高山植物的生态、区系地理及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的分类方面有较深研究。

世界唯一的最古老野生柽柳林亟待抢救 3

吴玉虎
2011年02月15日
它们不仅可以作为青海省的生物多样性名片和我国独特的自然遗产,而且是大自然侥幸留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继我国柽柳属植物专家刘铭庭教授之后,8月25日至30日,由潘伯荣和吴玉虎两位研究员率领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考察队一行10人,又对青海省同德县新发现的野生古柽柳林进行了进一步的专项考察。除了进行植被样方和土壤调查,采集相关区系植物标本和土壤样品外,还对林区周围进行了植物区系和群落调查,采集了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 Nakai)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古树的分子地理学材料和基因遗传学材料,并对其种质资源从种子、幼苗和扦插材料等多方面进行了收集。此外,考察队还对先前没有来得及编号的200余棵野生古柽柳树和树龄在300年以上的15棵小叶杨树进行了补充编号、登记、测量(高度、冠幅、胸围、基围)和定位,结果发现胸高茎围在100CM以上的野生古柽柳树竟有300余棵,植株最高达14.2米,整个林区面积约60余公顷,其中核心区就有约16公顷以上。经过这次较详细的调查,我们还在一些古树的顶部发现并采集到了甘蒙柽柳当年生枝条上的夏秋季花枝,补充了初次调查的不足。等等这些工作的目的,还是想保护或者说是要抢救这片无比珍贵的、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青海省的名片和我国独特的自然遗产,而且是大自然侥幸留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此前,刘铭庭教授就曾与我们共同讨论过这些古柽柳树王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及其所携带的数百年的气候变迁的信息价值等。结果认为,这些古柽柳树太值得保护了。它们的幸存下来并及时被发现,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已经占有了柽柳属植物野生植株在基因方面的最古老、最长寿类型和在形态方面最大胸径、最高植株以及携带最长时段气候变迁等信息的载体。这是我国柽柳属植物得天独厚和无可替代的第一手科研资源。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困扰政府和科技界之际,这些无比宝贵的和可遇而不可求的科研资源是许多研究古气候等方面的科学家所急需得到的珍贵材料。
就自然生态价值来说,当地稀疏的山地荒漠草原植被具有生态的脆弱性,水土保持能力差,夏季一遇暴雨便成洪水,冲得泥沙俱下。而这片野生古柽柳林不仅正首当其冲,且自古以来就对当地每年都会出现的,至少来自4条山沟的,约2千米宽的泥石流一直起到缓冲和阻挡的作用。在这样的地方,每一棵普通的树,甚至灌丛和一片草丛都具有生态屏障的作用,对当地及流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包括子孙后代都只会带来好处,更何况一身兼具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大片野生古柽柳林。所以,保护它们,也是努力提倡生态信仰、践行生态责任和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青海省打造生态软实力的保障之一部分。
考察结束后,我们在西宁进行了总结。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世界罕见的自然遗产,这片侥幸保留下来的野生古柽柳林,其珍贵程度堪比动物界的大熊猫,也绝不亚于考古界的明清文物,并且是活着的、可携带和可提供我们研究、对比过去、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等诸多信息和生物多样性基因的绝无仅有的科研材料和自然遗产。如此珍贵的野生古柽柳林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气候变迁和几度战乱能够侥幸留存至今,确实是值得我们庆幸之事。不仅如此,更值得我们敬畏和感恩,也值得整个植物学界和相关学界集体出面呼吁保护和抢救。
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了解到,这片野生古柽柳林位于我国目前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这个保护区是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投巨资建立起来的,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有75亿,并且国家还在继续投资。青海省提出的口号是“生态立省”,而在“生态大于天”的三江源保护区,其口号是“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所以,这里无疑应属于“限制开发区”。因此,这片野生古柽柳林是应该能够顺理成章地保护下来的。只是需要我们以学者的身份和学界的名义,向社会和相关各方阐述其在植物学、环境学、古气候学、种质资源学、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现实的自然生态价值,以及其作为自然遗产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的几个“世纪之最”的独一无二性和作为“奇迹”而侥幸存留至今的不易和我们的幸运,还有近期发生在舟曲县的生态灾难的警示和叶公好龙的故事。
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党在十七大会议上就提出了“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政方针。不仅如此,还有“生态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支持着我们。更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极力提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时代,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全民的行动。所以,为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片古柽柳林应该是大势所趋。
还应值得欣慰的是,犹如内地的一些园林庙宇内多栽植青松古柏一样,当地藏族同胞几乎家家都在庭园内外栽植柽柳树。一是取其生命顽强、“好活”,二是取其长寿延年。作为显然已经形成的一种“柽柳文化”,其根源无疑亦应来自对当地这片野生柽柳林古树的崇拜和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民族的生态文化价值。所以,我们的保护也是对当地民族自然生态文化的保护,我们的抢救无疑也就是对当地民族自然生态文化的抢救,是有群众基础和民族文化根源及其生态文化价值的。更何况,当地群众还希望在保护古柽柳林特殊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同时,挖掘发展和提升其在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更值得欣慰的是,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抢救和生态战略眼光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的院属“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在获悉“青海发现世界罕见野生古柽柳林”信息的第一时间组织启动了“野生古柽柳的研究与保护”的前期联合项目。使对这些野生古柽柳树王的系统研究和保护抢救进入到实质阶段。
在整个学界,特别是植物学界和生态学界,一个多月以来,就这片野生古柽柳林的抢救与保护问题,通过邮件、网络、电话和短信联系的还有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的郑度院士以及以其为理事长的“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科院北京植物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洪德元院士和副理事长及其现任副主任兼秘书长的“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马克平研究员等。此外,还有30余位各界学人都对这片世界罕见的野生古柽柳林的发现表示震惊,对保护和抢救行动表示强烈支持。还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和民盟盟员等都表示支持保护并决定起草相关提案,通过不同渠道提交全国大会以促成保护。
在我们考察期间,已有包括《绿家园》和南方电视等10余家媒体组成的《黄河十年行》考察队等相继前往这片野生古柽柳林进行现场采访和拍摄,并将参与对其的抢救性保护的宣传和保护行动。
这片野生古柽柳林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以,我们希望全国植物学界和其他更多相关学界的学者和相关学会、协会及其社会有识之士和更多的媒体都来呼吁关注并支持保护这片野生古柽柳林。同时也欢迎更多的生态学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气象学家、植物学家和山地灾害防治专家以及更多的相关媒体亲自到现场考察、研究、论证和采访。我们还希望相关决策权力部门能从实际出发,认真对待学界和媒体的意见,作出正确决策。以防此后不得已而走到要由外国专家来替我们研究并提出保护愿望后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