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远方那片蓝色的海

青海湖
2011年06月20日
远方那片蓝色的海子
 如果留心观察青海省的地图,你就不难发现青海省的版图宛如一只玉兔,而在这只玉兔那明亮的“眼睛”就是青海湖,这是一双散发这无穷魅力,美的令人心碎“眼睛”,在她的眼中包含这深情的蓝色,这是天空的颜色;是海的颜色;是我们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中最纯、最美、最自然的颜色,在青海湖这种蓝色由于太过纯脆而近乎于青,所以在当地蒙语称她为“库库诺儿”藏语中称她为“措温布”意思均为青蓝色的海。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卑禾羌海”青海之名最早始于北魏。青海省也因此而得名,以一个湖泊的名字,来命名省名,这在我国各省的命名中是唯一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青海湖在青海省的重要位置以及深远的影响。?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系南麓,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美丽的湖泊,国际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青海湖状似梨形,湖面海拔3193米,东西最长约104公里,南北最宽约62公里,周长约360公里,面积4?200平方公里,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湖水最大深度28.7米,平均深度17.6米。
 青海湖处在高原山间盆地,四周为巍巍的高山所怀抱,南傍青海南山,东靠日月山,西临阿木尼尼库山,北依大通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米至5000米之间。
 青海湖周围有大小河流40余条,均属内陆封闭水系,青海湖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此,其中主要河流有7条,即布哈河、巴哈乌兰河、沙柳河、哈尔盖河、甘子河、倒淌河及黑马河,一年四季长流不断地注入湖体,其流量约占入湖总径流量的95%。其中以布哈河最大,长约300公里,是青海湖裸鲤(湟鱼)在夏初集中产卵繁殖的主要场所。全区流域年地表经流量为19.3亿立方米,年总输沙量为48.8万吨。由于湖水下降,湖面退缩,青海湖呈现出一大多小,从青海湖出来的子湖有尕海、夏日脑、海晏湾、洱海4个子湖。
青海湖的地形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从高山到湖面分别是极高山、高山、山前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在青海湖西部和北部主要发育和分布有河漫滩、三角洲及河流堆积阶地,东北部分布有大面积沙漠化土地,湖周分布有2-?3?级的湖积阶地,?这些阶地一般高出湖面2-?3m?,有的最高达50m?,?湖西北部分布这湖蚀基岩阶地。
青海湖的形成很有趣
 青海湖的形成过程很有趣。总的来说青海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成湖初期、全盛期、历史时期。1938?年,我国地质学家孙健初在湖区考察以后,首次提出青海湖是因地层断陷、倒淌河倒流而形成的科学推论。从青海湖区的地貌研究中,发现有早、中更新世宽阔的古布哈河—倒淌河自西向东与黄河相通的河谷残迹,说明青海湖开始时是一个外泄湖。由于河湖共存,当时青海湖的水体并不大,这是青海湖的成湖初期。大约到十三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这里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断裂块差异升降运动。湖水的出口处,倒淌河上游与贵德盆地的分水岭,在新构造运动中强烈隆起,阻塞了湖水的外流渠道,使湖盆封闭成为闭塞湖。倒淌河流向也从此改成自东向西。根据孢粉资料,晚更新世气候正向温暖潮湿转化,由于水源充足,湖水加深,水质淡化,湖面扩大,形成一个巨大的内陆水体,这是青海湖的全盛时期。自一万年前的全新世初以来,由于湖盆周围继续上升,湖区气候复趋干燥,蒸发量大于降雨量,使湖水下降,湖面缩小,水质咸化。这种萎退浓缩的趋势一直延续到历史时期。目前的青海湖与一万年前的古青海湖相比,面积约减少了三分之一,水位则下降了一百米左右。
独立的地理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
 习惯上我们将青海省分为,东部季风区、西部干旱区、青南高原区三大自然区,青海湖盆地正好处在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同时又是这三大自然区过度地带。从水系分布来看青海分为外流区与内流区,外流区主要包括青南高原我们知道这里孕育了我国著名的三大河流以及东部季风区,就青海湖盆地而言它是一个完全封闭相对独立的内流盆地。由于青海湖所处地理位置和受自身巨大水体的影响以及相对封闭的盆地环境,使青海湖与其只有一山之隔的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在自然景观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很明显的表现在自然景观上,青海湖南部的共和盆地主要以干旱、半干旱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的柴达木盆地以干旱戈壁为主;东部的河湟谷地则以农业区景观为主,而青海湖所呈现的则是一派以湿地、高寒草甸为主的高原湿地和高原牧场景观。青海湖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这是因为其一、青海湖拥有相对封闭独立的内流水文;二、是青海湖与相邻的区域有明显区别的地理景观;三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青海湖巨大水体间相互作用对青海湖的特殊影响。
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天然屏障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是我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对于丰富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调节西北地区气候、保持水源、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其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其变化对湟水谷地、柴达木盆地、江河源区、祁连山地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西部柴达木盆地是一个以荒漠景观为主的荒漠化区域,随着全球干暖化趋势和人为活动的加剧,加之风力的作用,使西部草原风沙区东侵速度加快。青海湖巨大水体、环湖繁茂的植被和高山是阻挡西部荒漠东侵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促进区域生态稳定发挥着巨大的自然调解功能。也可以说,青海湖是保护青海省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河湟谷地生态安全最后一道屏障。
 青海湖是高原高寒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汽源,是青海湖周边及更广大地区的气候调节器。青海湖区有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高,气压及含氧量低等特点。而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00~400毫米,但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300~2000毫米之间,青海湖是高寒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汽源,由于青海湖这一巨大水体的存在,对环湖及周边的气候影响非常之大。据有关研究,青海湖的存在使环湖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1 以上,无霜期延长了10天,气温日变化和缓;青海湖还使湖区及周边地区的湿度变大,阴雨天气增多,蒸发量相对减少。因此,青海湖及周边地区成为了青海省的优良牧场、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水禽鸟类良好的栖息、繁育分布地,并形成了独有的高原自然风光。?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独特的生态系统
 青海湖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造就了青海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独特的生态系统。青海湖属于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现已查明湖区内有共有鸟类189种、兽类41种、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38种;属于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的有50种,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有24种。相对滞后的开发与较好的保护使青海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独特的生态系统得以较好的保存与延续。
 就青海湖生态系统而言可将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青海湖这一永久性巨大水体构成,这一区域主要表现为广阔的湖面,人为活动相对较少,主要以水栖生物,鱼类、鸟类为主。分布有青海湖最主要的鱼类青海湖裸鲤种群,青海湖裸鲤是在青海湖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青海湖及其附属水体中特有的青藏高原珍贵鱼类。湖中还有丰富的水生物和浮游生物,这些资源为栖息在此的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形成了鱼鸟共享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是陆地于湖体相连结和过渡的部分,是河流注入青海湖的河口部分。主要表现为多样的生境、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人为活动在可控制范围内。河流多分布在湖区的西、北部,流长、量大,南部则相反。这些河流在河口大都形成冲积扇,有的大河形成三角洲,如布哈河在湖盆西部形成伸入湖中13km长的三角洲,由于地势低平,在其南端发育了大片沼泽湿地。另外,在湖北岸也发育了大片沼泽湿地。沼泽植被主要类型有藏北嵩草群落、三裂叶碱毛茛—蓖齿眼子菜—杉叶藻群落、圆囊苔草群落和华扁穗草群落,三裂叶碱毛茛—蓖齿眼子菜—杉叶藻群落,是青海湖地下水和淡水主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些地方地表常年积水,植被覆盖度大多在90%—80%。这一地区是青海湖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这些湿地沿湖岸分布,与河流的分布相重叠这种重叠性同时也表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上,总体表现为西北部高与东南部。湿地为鸟类的栖息、繁殖、迁徙和越冬的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在此集中繁殖的鸟类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鸬鹚,数量达5万余只,每年春秋两季途经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有数十万只,还有近百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此繁殖,湿地还为大天鹅等水鸟提供了越冬栖息地。除了为野生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外,在整个青海湖的生态系统中还具有更为重要的作,这些湿地还担负这,为青海湖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防止盐水入侵、保持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第三部分是,盆地的高山与湖岸湿地间的广大区域,这一部分主要由山前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构成。这一地区集中分布着耕地、城填、村庄,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对青海湖产生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这一地区植被主要由盐生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甸、温性荒漠草原、灌丛草甸、人工草场等组成,植被覆盖度极不均衡。是环湖地区最为优良牧场,也是被人为利用最频繁的区域。在这一区域还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湖西北岸的鸟岛和湖东南面的甘子河至湖东一带。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主要有狼、狐狸、獾等小型兽类和小型啮齿类动物以及百灵、雪雀、鹰、隼等一些鸟类。在青海湖环湖的荒漠地带分布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这是其在全世界唯一仅存的生境和栖息地;第四部分为湖周山体构成,北面为大通山,走向近东西,主峰高达4?200m以上,出露的岩层有前震旦系和震旦系变质岩、下古生界浅变质岩和花岗岩、中生界砂岩等。湖东面为日月山,高4?025—4?832,走向北北西,由前震旦系片麻岩、花岗片麻岩、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组成。湖区南面的南山呈北西西走向,可分为三段:西段由切十字大板(4?025—4?832m)、中吾农山(3?800—4?300m)和茶卡北山(4?300—4?700m)组成三列平行的山脉,成为湖区与柴达木盆地的分水岭,出露的岩层有下古生界变质岩、二叠三叠系灰岩、变质砂岩、板岩,以及花岗岩、闪长岩、火山岩、变质砂板岩等;中段为塔温山、哈堵山和龙保欠山,海拔4?200—4?500m,由下古生界千枚岩、石英砂岩、片岩、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成为湖区与共和盆地的分水界;东段为加拉山和蛙里贡山,海拔3?800—4?000m,由三叠系下部的浅变质岩组成,与野牛山共同组成湖区与贵德盆地的分水岭。上述山脉的分布,使青海湖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山脉是青海湖的水源涵养地,所有注入青海湖的河流均发育于这些山脉,由以西北面的大通山和阿木尼尼库山为甚,注入青海湖的河流大多均发源于此,而东南面河流发育相对较少,这也就导致了青海湖流域河网明显不对称分布,西北部河网发育,径流量大,东南部河网稀疏,径流量亦小。地表植被主要以高寒草原、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和高寒流石坡植被为主,在此栖息的动物主要有大型兽类、有蹄类和大型猛禽以及一些林鸟等。
 把这四部分有机联结起来的是青海湖周边的河流,这些河流从青海湖周边的山体发育流过整个盆地,流经山前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湖岸平原,在青海湖周边形成大面积的湿地最后注入青海湖。这样就构成了青海湖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体、湖滨湿地、草原、山脉。这一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并互相影响的,青海湖周边的山体是青海湖水源的主要涵养地,所有注入青海湖的河流均发源于此,是青海湖主要的水源补济来源,这些河流在广阔山前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湖岸平原上流淌形成网状或辫状的河道,河流的流向、径流量的大小、河流的分布、河流的疏密以及河流对土地的浸润与冲蚀直接改变或影响这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的格局,进而影响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以及对土地的利用方式。青海湖从这些地表径流中得到最主要的水源补给,维持这青海湖巨大的水体,其巨大的水体同时又对青海湖周边的环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这影响。
回归自然营造和协生态环境
 青海湖地处偏远藏区,人们过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赶这牛羊世代游走于这片土地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从杀生或是涂炭生灵,在他们的心目中人与世间万物生就平等,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不可妄加伤害或漠然视之。这种古老简单的生活、生产方式,这种朴素自然的思想意识,竟然在不觉中与现代人所追求和崇尚的环保意识、环保理念不谋而合。青海湖这一生态系统,能够以原始的面貌完好的保存和维续到今天,我们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感谢那些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他们与这片土地同生共息,守护这片土地的安祥与寂静。
 直到上世纪50-60年代,在青海湖开始了以农垦为主的土地开发,人们在青海湖边开荒种地、拦河筑坝、造船打渔,特别是粮油生产规模迅速膨胀,湖滨周围地势平坦的草地被大量开垦种植。由于受自然条件所限加之粗放经营。形成广种薄收,粮油产量低,质量差。耕地中,主要种植的油菜、青稞60?%的农作物不能正常成熟,属广种薄收型农业,每公顷平均产量仅1500kg?,土地生产率十分低下。不合理的垦殖和放牧,使得区内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作物收获后,耕地地表裸露期长达7?—8?个月,在冬春大风季节,大量表土被风刮走,在强风作用下形成沙尘暴,加剧了湖区沙漠化。
 由于水体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捕捞,?灌溉用水等活动对青海湖裸鲤资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资源量锐减。根据常规方法推算,?资源量为7.?5万吨。开发初期的1959-?1962?年平均年产量达2.?1?万吨,?1962?年以后产量稳定在4500?吨左右。70?年代资源量降至5?万吨,年产量4640?吨。改革开放以后,?水产品由专营走向市场调节,?放开经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年捕捞量大大增强,?产卵亲鱼大量被捕杀,?资源量降至1.?2?万吨左右,?至新世纪末时约7500?吨,?资源濒临枯竭,?个体小型化,?产孵群体低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湖水水位下降,?河流水量的减少使产卵场缩小,?拦河引水阻断裸鲤溯河产卵通道,?使资源面临枯竭。
 这一时期的开发、利用对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生产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沙化土地和退化草场进一步扩大,由于拦河筑坝,多条河流已无法到达青海湖,为青海湖提供水源补给,湖面水位持续下降,渔类资源面临枯竭。
 80年代未90年代初,青海湖所面临的问题引起当地政府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们又开始化大力气对青海湖及其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冶理和恢复,先后进行了退耕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封湖育鱼,青海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像青海湖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一但遭到破坏想要恢复是很困难的事,这需要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在今天,当地牧民深深植根于心底的朴素的保护意识,依然显的难能可贵,寻找我们心灵深处亲近自然、崇敬自然、珍惜自然、爱护自然朴素的美好情感,让我们回归自然一个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