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李皓,环境科普志愿者,“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先后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86年至1994年在德国弗朗霍夫(Fraunhofer)研究院汉诺威毒理研究所从事免疫生物学研究,1994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药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出于对当时中国环境状况的极度忧虑,1996年辞职走向社会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1997年至2007年主要从事引进和翻译国际环境教育影视片的工作。2000年至2004年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2008年成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让北京永远与水和谐共存

李皓
2012年07月24日

关键词:北京古代水系网;水网消失的危害;沟岸植柳;地下水资源;留住雨水方法;生态净水、清洁雨箅子

正文:
历史上的北京城有着多处水系,并具有良好的水系网。遗憾的是,这些水系网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被看作是无用的空地而建成了道路、硬化区、甚至楼房。
城市水系网的消失会带来多种环境负效应,主要有:不利于防洪;不利于补充地下水;不利于保护生态;不利于减少热岛效应;不利于调节小气候、不利于净化水质。
2003年,北京发布了《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通则规定:北京的城市建设将在对历史河湖水系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在河湖用地规划范围内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通则列出了北京尚存的历史河湖水系保护名单,它们是:护城河水系(北护城河、南护城河、北土城沟和筒子河),古代水源河道(莲花河、长河、莲花池、玉渊潭),古代漕运河道(通惠河、坝河、北运河),古代防洪河道(永定河、南旱河)与风景园林水域(六海、昆明湖、圆明园水系)。通则宣布:北京将恢复三大古河道(转河、菖蒲河、御河)和两大湖泊(鱼藻池、莲花池)。两湖应按原貌恢复。
这一规划体现着对北京历史文化的尊重。800多年前(1153年),北京首次设为都城,称为金中都。金中都的城市规划就很重视水系的建设。金中都皇城的御道两旁都开有排水沟,沟旁植有柳树。这种排水沟岸植柳的做法,直到今天都能经得起最严格的生态设计检验,因为柳树不仅有很好的景观,而且其根系能够加固岸堤,并帮助水向地下渗透,可以起到城市防洪、补充地下水、增加水边景致三重作用。也正是因为北京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古人建造的集景观、功能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大型古迹,才使北京极具独特的世界魅力。
20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北京城区曾一直以密云水库为水源的靠山,忽视了对城区内古水系网的保护。但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表明:任何大型城市,如果只依靠一个远距离的大水库供水,是难以有长久保障的。2003年,密云水库的水位线曾下降到接近死库容量,这给人们发出了警示。
这些年在北京城区,大量珍贵的雨水降到了处处硬化的区域,带来了严重的道路积水、城市内涝、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人们终于意识到:古代北京设计的那些排水沟和城市水系网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恢复北京的历史河湖水系能帮助地下水位回升。1949年以来,由于对北京地下水资源的长期过量开采,使北京多处地下水曾十分丰富的地方出现了几乎完全枯竭的状况,最典型的就是海淀区。历史学家梁从诫先生说:海淀过去到处都是湿地,海淀二字的意思就是“海子”和“沼泽”。但现在,海淀完全变成了一个水泥化区域。北京的水利专家说:现在海淀区的地下几乎无水可言。没有了地下水,就不会有泉水,而北京城中的几大水域(比如什刹海),曾经靠的就是来自北京西边的泉水予以补水。
国际上对城市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已有一些成功的办法,主要思路是:设法让雨水留在城市的池塘、湖泊、沟壑与河道中,并让这些雨水慢慢渗到地下去。因此,恢复北京的历史河湖有利于收集雨水资源,并且让雨水下渗,以补充地下水。
北京恢复历史河湖水系还必须把生态净水和制止排污纳入严格管理之中。生态净水是通过植物净化来提高水质,而制止排污则是要让全社会都知道,绝对不要向路边的雨箅子中倒垃圾、排污水、扔烟头、甚至吐口痰 。因为这些雨箅子下的通道直接与河湖水系相连。只有杜绝了对雨箅子的排污,北京才能真正重现古都水系的美景。
(发表于《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修改于2012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