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行为指导”就是先给人们讲清道理,然后进行行为示范,再之后就是要求每人规范地去做。这个过程简单、直观、快捷,而且受教育者愿意效仿。这也是德国人对外国留学生进行环境行为规范最常见而且很有效的做法。
笔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去德国留学的,至今还十分清楚地记得:我刚到学生宿舍的第一天,德国的宿舍管理员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在使用抽水马桶时注意节约用水。她说抽水马桶的冲水键有两种按法儿:小解后只需少量水冲,因此,用手轻按冲水键到小半,然后迅速放开手,水箱只出少量水,便池即可冲净;只有大解后,才需将冲水键按到底,使水箱的水全部放出,冲净便池。她教得很认真,且用手示范了好几遍,直到我认真点头表示学会了才停下来。
德国的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德国人把节约用水看得很重,做得很认真。那位宿舍管理员对每一位新来的外国留学生都要进行这样细致的行为指导。她说“我们这里水多,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省着用”。听了这话我很震动。我在国内听着“节约用水”的口号长大,却是到了德国之后,才被人教会如何从每个细节去做。自那以后到现在,我一直在按照这位德国学生宿舍管理员教我的方法使用着抽水马桶,节水效果十分明显。
近些年,中国的学校开始关注环境教育。然而,多数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仍是从书本到书本,行为指导几乎为零。笔者一位做环保项目的朋友招聘过一名国内名牌大学环境专业毕业的硕士。在求职信中这位硕士表示:由于对中国环保问题深感忧虑,希望投身环境教育。但当这位硕士就职后,其表现出的日常行为竟比普通人还差。最让朋友头疼的是:此人没有大解后冲厕的习惯。该环境专业硕士的毕业证书是合格的,但这样的行为表现却给他的能力打了零分。朋友最终与该硕士解除了聘用合同。
笔者认为,这位硕士表现出的只懂理论,却毫无行为能力的问题,应当归咎于我国学校没有把“行为指导”纳入教学内容,这也是中国的环境教育显得口号多、行动少的根本原因所在。正是因为缺了“行为指导”,使我国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比如大学生、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公司白领、媒体人士、机关干部、演员等)没有良好环境卫生行为习惯的现象十分普遍。而我国的许多环境问题恰恰是大众没有基本的卫生行为习惯造成的。
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保护环境的“行为指导”并不难,而且对学生们来说,多数“行为指导”包含着相当有趣的社会知识。他们愿意学,愿意去实践,并认为这样的细节教育能使他们受益终身。比如在德国,三岁的小孩一进幼儿园,第一周的“行为指导”课就是由老师带队到街上去认识三种重要的公共设施:1)红绿灯;2)垃圾箱;3)路边消防栓。老师不仅教孩子们认识它们,还要求孩子们学会使用它们。老师告诉孩子们:只有绿灯亮时才能过马路;手中的废物必须见了垃圾箱才能投放;如遇火情,应告诉家长哪儿有路边消防栓,以便自救。这样的行为指导课正是中国目前的社会为降低环境管理成本、减少交通事故、减少城市灾情十分需要增设的内容。
在规范公民基本行为的“行为指导”教育基础上,欧洲许多学校还创造了多样的校内校外动手课,来开展环境教育。这样的实践课能使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行为与环境间的关系。一位英国的中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学校开展的环境教育是让学生们“领养”一块当地的湿地,并对如何保护它开展小课题研究。在这块湿地上,学生们完成的研究课题有科学的、生态学的、地理学的、艺术的,还在那里做了利用电脑和媒体来向社会传播保护这片湿地的意义和做法。有一两堂物理课也被搬到了这块湿地来上。这位英国中学生说,这样的环境教育能使他们长大以后不会重犯上一代人犯过的错误,而大自然为学生们提供了免费的课堂!
动手课还可以在校园内生动地开展。笔者参观过德国一所学校,那里开设的动手实践课独特而有趣。该校的老师介绍说:为了使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早期人类是如何通过加工自然资源来得到自己生活必需品的,他们设计了织布课、织衣课、缝补课、木工课、打铁课、钳工课、印染课、陶艺课等等。在德国这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中,学校却把所有的动手实践课安排得尽量不使用电力,而是手工操作。德国老师介绍说:能源短缺是当今全世界都在忧虑的事,因此他们的课程要教给学生两样东西,一是让他们了解祖先是如何用双手劳动的;二是让学生增长一种本事,使他们能够在突现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手工劳动谋生。老师还介绍说,凡是学习过这些手工课的德国学生,都显得对自然资源和能源十分珍惜和节省,这是动手实践课得到的最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学校的环境教育大多以请专家作报告、演讲比赛、辩论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征文与绘画作品比赛等形式开展。但已有不少老师反映,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学生们更欢迎的是成年人能实际地指导孩子们怎样做才是对环境友善的行为,希望学校和社会能给他们具体的行为示范和动手的机会。德国和英国的实例能给中国一些启示。
(写于2004年10月,修改于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