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李皓,环境科普志愿者,“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先后在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86年至1994年在德国弗朗霍夫(Fraunhofer)研究院汉诺威毒理研究所从事免疫生物学研究,1994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做博士后,研究中草药成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出于对当时中国环境状况的极度忧虑,1996年辞职走向社会成为环境科普志愿者。1997年至2007年主要从事引进和翻译国际环境教育影视片的工作。2000年至2004年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2008年成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

减少北京街头“雪灾”的几种办法

李皓
2018年01月09日
关键词:降雪量;积雪厚度;水资源;雪灾;融雪剂;减少雪灾的市政设计;雪水资源利用
2010年1月3日,北京降了一场50多年来罕见的大雪。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是:截止到3日晚8时,全市平均降雪量为10.6毫米。降雪量不是积雪的厚度,而是雪融化之后测得的水量,故1毫米降雪量等同于1毫米降雨量。在气象常识中,降雪量与积雪厚度的比例约为1:15,由此可计算出:1月3日那场大雪给北京全市覆盖了一层平均厚约16厘米的积雪。
当今的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全市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平均10.6毫米的降雪能给这个城市带来约1.8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2008年北京农业用水总量的15%,这本是一件“瑞雪兆丰年”的好事。然而,这场大雪带给北京的烦恼似乎远多于喜悦,因为它几乎使北京的交通陷于瘫痪,道路湿滑、出行困难、摔伤事故频发等问题,让媒体把古人总是赞美的“瑞雪”说成了令现代人头疼的“雪灾”。
为了迅速融雪,北京市政撒了近3万吨融雪剂,而融雪剂带来的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在笔者住家附近的马路上,不仅道路表面有一层白花花的盐类物质,而且公交汽车站的地面上还留下了许多完整的融雪盐颗粒,站台边竟还有两袋扔下的融雪剂产品。这种毫无知识地滥用融雪剂的做法,不仅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且会对北京的道路设施以及行走在这些路面上的车辆底座都造成腐蚀的危害。
雪后的几天之中,笔者多次上街做了考察,积雪满地、地面结冰、铲雪无处堆放、行人步履艰难的现象随处可见。而媒体对大自然正常的降雪进行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因为笔者在考察中看到:北京降雪带来的“雪灾”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管理部门能认真做好几个方面的小改造,就能在今后的降雪天大大减少街头“雪灾”,可操作的改造如下:
第一、将光滑地面改为防滑地面:防滑型地面的特点是表面粗糙。然而,近10多年来,为追求豪华的视觉效果,北京许多室外公共场所的地面都选用了光滑型石材铺路,这样的地面最易在冬季雪后和夏季雨后使行人滑倒。由于摔跤易造成人体伤害,受伤者的索赔费用也可能极高,在发达国家,室外铺路都尽量使用表面粗糙的石材或地砖,而且铺地的接缝处要留出缝隙,以利渗水。这些做法曾在古代中国很流行,既能保障地面在冬季防滑,又能使积雪融化后就地入渗吸收。对于表面光滑的石材或混凝土地表,可设法切割出一些细条凹槽,使其转变成为效果不错的防滑路面。
第二、改造公路边缘凸起的路牙: 北京的许多公路边缘都建有高出地面的凸起路牙。由于这样的凸起路牙会阻挡公路上的积水自然排向公路之外,冬季时,建有凸起路牙的公路路面极易结冰,引发交通事故。路牙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标明公路路面的使用范围;二是防止路面向两侧坍开。目前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让路牙的高度与路面一致,且路面呈中间稍高而两边略低的缓坡型,这十分有利于公路路面向两侧自然排水,此法也是古代中国铺路的标准做法。建议北京尽量将公路边缘凸起的路牙降至与地面等高或略低,这能使铲雪变得容易,并能保障公路上融化后的雪水不会滞留在路面上,以免雪水在低温时(如夜间)形成冰面。
第三、建下凹式绿地消纳积雪: 积雪是固态的水,消纳积雪最好的场所是路边的绿地。但绿地不能高于道路的地面,不能是花坛式的,否则,降雪无法顺势进入绿地。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中,绿地总是低于路面,这样的绿地称作“下凹式绿地”。降雪之后,人们只需用笤帚在路面上轻松一扫,积雪就被扫入绿地里了。土壤能透地热,将雪融化成水并吸收掉。可惜,这种环境友好型的传统做法并未在当今的北京得到传承。出于对融雪剂会伤害植物根系的担心,北京的管理部门禁止将路边的积雪放入树坑里或绿地中。其实,如果树坑或绿地土壤的表面覆盖有一层5-10公分的园林有机质(落叶、草渣或木屑块),积雪中所含的融雪剂就能被园林有机质吸收掉,使渗入土壤中的雪水减少盐分,植物的根系就不会受到伤害了。
希望北京市政府认真总结此次因降大雪而暴露出来的城市管理问题,不再让天赐的瑞雪变成“雪灾”。
(发表于《科技潮》杂志2010年第2期,校改于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