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东汉的史学家班固以智能为标准把人类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最近,动物保护者们将动物也分了三六九等分类保护。其实,土壤才真正是分三六九等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 align="aligncenter" width="395"]
图1 土壤颗粒大小示意图[/caption]
我们都知道,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有的很大,可以用肉眼观察;有的很小,只有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按照土壤中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分成四个等级(图1)。最大是砾石,是直径大于2毫米的石子;其次是砂粒,指直径在0.02-2毫米之间的颗粒,大小和商店里卖的较粗的棒子面差不多,它们是砂土的主要组成;直径在0.002-0.02毫米之间的土壤颗粒叫做粉粒,和面粉的颗粒大小差不多;而直径小于0.002毫米(2微米)的土壤颗粒则称为粘粒,和一般的细菌大小差不多,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
在自然界,土壤很少是由单一粒级大小土粒组成,而多是不同粒级土粒混合组成。即使是最粗的粗砂土或最细的粘土,也不是由纯砂粒或纯粘粒所组成的,而是砂粒、粉粒、粘粒都有,只不过是各粒级含量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如在砂土中砂粒占的比例大,粘土中粘粒占的比例大。因此,把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数叫做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在国际制中,根据粘粒含量将土壤质地分为三类,即:粘粒含量小于15%为砂土类、壤土类,粘粒含量15%~25%为粘壤土类,粘粒含量大于25%为粘土类;根据粉砂粒含量,凡粉粒含量大于4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 粉砂质”;根据砂粒含量,凡砂粒含量大于5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砂质” (图2)。
[caption id="attachment_172"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8"]
图2 国际制土壤分级标准[/ca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