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多样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于本世纪初被引入国内,陈杰、张学雷等利用山东和海南岛的SOTER数据库((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为基础,针对不同母质或地形上土壤类型、性质多样性分析展开工作,奠定了我国土壤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土壤多样性的分析方法也基本沿用了丰富度指数、相对风度的指数和种类多度分布模型等等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土壤多样性研究有何意义?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土地利用变化空前活跃。很多自然植被都改变成了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这引起了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尽管对土壤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成效甚微。土壤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在多种自然资源全球分布格局预测模型的开发、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土地评价与规划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设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数据库的不完善,土壤多样性理论的应用还有许多方面没有触及,这些方面还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
要认识和了解土壤多样性进而进行土壤保护,首先不同的土壤需要被辨别和标示,然后要有对土壤干扰的评估,如有研究就指出,城市化是引起土壤多样性变化的一个首要驱动因子。但最终如何保护土壤多样性仍然面临重重难题。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