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会说到一个成语——落地生根,其实这早已蕴藏着植物根与土壤之间的暧昧关系,它们相互吸引、相互依赖。从地球存在、从出现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它们生生世世的缘分。
根,清秀多姿。它分为根尖结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三部分。根尖是主根或侧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长、延长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根尖分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由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了根的成熟结构,这种生长过程为初生生长。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初生组织,由它们构成根的结构,就是根的初生结构。若从根尖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从外至内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有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与根尖、茎尖生长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结构相区别,称它们为次生结构。
土,则憨厚健壮。它是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交汇点。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作物都是在土壤上栽培。普通人常常认为土壤只是固体。其实,土壤由固体颗粒、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三部分组成。土壤由固体颗粒构成有大小孔隙的土壤结构,土壤水分(溶液)占据土壤的中小孔隙,土壤空气占据土壤大孔隙。土壤固体大颗粒称为砂粒,中等粒径的颗粒称为粉粒,细小颗粒称为粘粒。根据三种土粒含量不同,将土壤分为12类,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三种:砂粒含量特别多的是砂土;粘粒含量特别多的是粘土;而砂粒、粉粒、粘粒三者比例相等的是壤土。壤土的土壤耕性最好,土壤水气比例最易达到理想范围,土壤温度状况也较易保持和调整,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质最理想。砂土往往气多水少,温度易偏高。粘土则水多气少,温度易偏低,紧实粘重。土壤在地理环境中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第一,它处于四大圈层相互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第二,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第三,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肥力。
它们相互给予,互相依赖。
植物根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三种物质:1、矿物养分:硝酸盐、磷酸盐、钾、钙等。除了氮元素可以来自大气以外,其他所有的矿物养分来自岩石的分解,即风化作用。2、水分:所降的雨水必须能够渗透到土壤中,然后能够被保持在土壤中,形成“水库”,在无雨时水分能够不断地供给植物。3、空气:松散多孔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性(砂土),只有一定的空气才能利于根的呼吸,根和植物才能正常健康生长。
而土壤也需要从植物根那得到帮助:1、植物根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面层的沙化及流失。2、根系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从而减少及避免土壤被风化、石化。3、植物根系分泌物,对难溶磷钾及土壤硒以及重金属具有活化作用利用植物来改良整治污泥,将污泥中过量的重金属及很多污染元素移出土体,营造良好的态环境,可以达到综合整治污泥的效果。4、根系可以保持或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等,对优化、改善土壤,保持地球土壤圈的天然、正常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