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桃源站

水稻镉污染

地球的皮肤
2016年01月02日
水稻起源于中国,其栽培可追溯到约14000多前的湖南道县。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如今,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达4.3亿亩,总产约1.89亿吨。杂交水稻更是攻破亩产900公斤的大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聚焦点开始走向更高的要求。食品健康越来越引起关注。那我们每天吃的大米是否安全呢?
最近一些科学家对稻米的镉污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水稻重金属镉含量严重超标!镉主要用于电池、染料或塑胶的稳定剂,它比其它重金属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附。当工厂随意排污、当我们乱扔废电池时,土壤中的许多重金属含量会逐渐升高,形成污染。土壤的好坏关系着食用大米的品质,水稻自身拥有的某些独特基因,使水稻米粒吸收土壤中某些金属离子的能力较强。比如:稻米对于镉污染的吸附作用明显强于玉米、大豆等其他的作物品种。所以镉污染在水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山大学2010年研究显示,研究人员抽取的21个水稻品种镉和铅超标率分别达100%和71%。国家农业部稻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曾对我国市场的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镉超标率高达10.3%。更为详细的数据分析结果是:稻米市场上,虽然镉超标的现象普遍存在,但南方市场上稻米的镉污染比北方更严重,如江西、湖南的一些县市,稻米镉超标的问题非常突出。
市面上镉超标的大米,超标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杂交稻、超级稻的镉超标的风险比普通水稻更为严重。专家们采集了能代表南方水稻种植的中性土壤乌栅土,还在一部分土壤里特意添加了镉元素,结果发现,在未加镉的土壤中,超级稻对镉的亲和力是常规稻的2.4倍,其籽粒中镉的含量是普通杂交稻的1倍多。而在添加了镉的土壤中,两种土壤中籽粒含镉量都明显增加,分别是未添加镉土壤的5到6倍。也就是说,在杂交水稻日益推广和普及的今天,镉污染产生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镉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选择性地蓄积肝、肾中。其中,肾脏可吸收进入体内近1/3的镉,是镉中毒的“靶器官”。由于镉损伤肾小管,病者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特别具使骨骼的代谢受阻,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一系列症状。从1931年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县 “痛痛病”镉中毒事件,到2005年“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从2009年湖南浏阳市镇头镇“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到2012年,广西龙江河拉浪段“重金属镉超标”污染等等。这些事件无不在敲醒警钟:我们在排放污水时,不要只想到便宜快捷而不顾环境污染;我们在享受生活时,不要忘记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可以污染一个人一生的用水;我们在催动经济高速发展时,不要忘记统筹兼顾,不要忽略人与自然的和谐。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利用不当,后果严重。我们需要怀着敬畏之心用科技点亮黑暗,我们也可以怀着谦卑之心用科技修复创伤。在湖南镉超标的地区,部分科学家提出利用一些离子螯合剂来中和土壤中的镉离子,尝试着改良土壤。对于污水,运用 “弱碱性化学沉淀应急除镉干化技术”逐渐过滤污染。也有科学家正试图在大量水稻品种中,筛选根和茎大量吸收镉,但其籽粒中的镉离子含量低的品系,使水稻不仅为大家提供健康的粮食,同时也为处理镉离子污染尽一份力。大众也日益认识到回收废旧电池、减少污染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关乎大家的安全健康,无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