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精灵”——狐尾藻
地球的皮肤
2016年01月02日
水生高等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种水生高等植物、重建水生植被来改善水质,是对污水、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沉水植物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介于水-沉积物界面,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质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人工湿地所用的沉水植物去除水体中氮磷效果好于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已被人们越来越关注。沉水植物在其高光合作用活性期间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碳,增加溶解氧(DO)浓度,升高pH值,利于氨的挥发和磷的化学沉淀,可对N、P 做短期储存,利于水中有机物的矿化。
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是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多年生沉水植物,根状茎生于泥中,节部生长不定根。茎圆柱形,直立,常分枝。叶无柄,丝状全裂。穗状花序生于水面之上,雌雄同株。行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其主要传播方式以产生断枝或根状茎的方式进行。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物量积累较快和耐污染能力较强等特点而成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中被优先考虑的先锋物种之一。狐尾藻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生于池塘和湖泊中,观赏价值高,净水效果佳,高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被俗称为脱氮“精灵”。
狐尾藻既可以通过根吸收底质中的氮、磷营养也可通过茎叶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氮、磷被吸收后用以合成植物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而对狐尾藻有毒害作用的某些重金属和有机物则是脱毒后被储存于其体内或在其体内被降解。当狐尾藻被收割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大量的营养物质也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狐尾藻对受污染的水体(含底泥)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的去除效率都达到了90%以上,表现出显著的去除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总氮浓度呈负指数形式衰退。而且在不同的季节,狐尾藻对富营养化水中的氮磷均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对天气温度变化的耐受性好。
目前我国江水、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污染严重,而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资金投入有限,利用水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成本低、能耗小、管理方便和治理效率高等优点。并且随着水生植物对水体修复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利用狐尾藻这类沉水植物在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环境质量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