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仰望天空,看不到古老书本中湛蓝的天空、皎洁的白云、成群的飞鸟时,他们会不会疑惑,质疑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后辈遥望远处的地平线,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寂静的绿树村郭、耸翠山峰、茵茵青草时,他们会不会感伤,伤怀这些美好都去哪儿了?当湛蓝被深灰替代,清澈透亮为浑浊恶臭侵蚀,我们留什么给子孙后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古人碰巧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如今的空气状况。据2013年初的统计数据,雾霾覆盖我国1/4国土,影响6亿人,它给我们的环境及人体带来的危害毋庸赘言。雾霾是在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结果。它的形成是由于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便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灾害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空气污染之下,无人可做看客。
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这是古时候的清水,而现在水体污染形势严峻,水体发黑恶臭,富营养化,鱼类大量死亡等事件时有发生。水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用途的现象。水污染后使水中的鱼虾有的携带毒素,有的死亡,甚至使人们日常的饮用水的品质也受到了影响。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声明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入资金预计达2万亿元。这一政策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情况会大为改观,我们普通民众也应该主动参与保护水资源的环节中来,毕竟水体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国科大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在做些什么。不论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我们在深山密林里山坡上辨别植物种类,统计植被株高、盖度、密度…我们在田野里测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稻田里采取土壤样本、在实验室里测土壤理化性质、水样污染指标…希望有一天在生态环境方面能够有所发现,对污染治理有所帮助。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中间蕴含一定道理。既然很多物质(诸如财产)不能亘古流传,那么我认为,给我们后辈子孙留下纯净的空气,一片干净的天空,一抔没有污染黄土、一池清澈透亮的净水,这便是最好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