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都认为任何物质均以三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即固态、液态和气态,“态”也称为“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例如:水在0 以下是固态(冰);0 到100 是液态(水);100 以上则为气态(水蒸汽);其它物质也都是在这三种形态间转化着,只是所转化的温度不同而已(但要说明,地球上也不是所有物质都有三态,例如碳就只有两态 固态和气态。固态碳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直接升华为气态,不存在液态碳)。这些都是写进教科书中的内容,已成为人们的常识。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认识深入和视野开阔,早已发现物质远远不止三态,现在已发现物质有十多种形态,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的形态将会越来越多,如第四态为等离子态(见下节),第五态称为低温态。在一些物质的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时,由于原子的振动接近停止,其性能会发生很大改变。
首先因电子在物质中没有阻碍,电阻可为零,出现超导性,一些原来在常温下的绝缘体,也可导电,这种超导作用已得到很多实际应用。其次,在超低温条件下,使一些物质的粘滞性几乎消失,此时已呈液态的小分子物质,如氢或氦,可出现超流性,即一般的容器对于这种物质,可像筛子一样,轻易地“漏”出来。它们甚至可以在容器壁面向上运动,以至从上面进口处“流”出。至于第五态后面发现的各种形态,就很难排列顺序了。过去把第六态称为高密态,现在认为极高密度的物质也有多种,如宇宙中的白矮星,是由恒星热核反应燃料用尽后坍缩而形成的,据估算,这种物质只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体积,就有几十吨重!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从物质结构来分析也容易理解,我们知道,组成物质的原子由原子核和外围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而1个电子的体积,又只占原子核中的1个质子或中子的约二千分之一,电子在离核很远处绕核旋转。一个原子就像我们地球等八大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太阳系一样。而各原子间又有很大的距离,对于金属材料由原子组成的晶格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而分子材料的各分子之间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无论金属或非金属,即使我们在一般显微镜下看来致密无隙,只要放大到足够大(几百万倍),就可看到它们几乎是“空”的。只有一些点状物悬浮在“空中”,如果它们被某种力量紧密压缩在一起,其比重当然就不可思议了。
宇宙中的黑洞,其实它并不是“洞”,而是比白矮星密度更高的物质。由于其密度太高,连光也不能逃离它的吸引力,所以我们看不到它,而像是黑的。中子星被认为是其电子全部进入核中和质子结合形成的。还有空间中的场、反物质、超子等都认为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此外我们常见的玻璃,过去被归入固态,因其没有固定的熔点,也有时看作液态(它具有和液体一样的流动性,尽管极缓慢。据说伦敦某教堂的窗玻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下边比上边厚了近一倍,证明是向下流动的结果)。现在有人将其单独地称为玻璃态。又将现在电视等显像用的液晶称为液晶态。这样算下来,形态就超过了十种。当然,有些形态短时间无法证明,也难以获得普遍认同。
2.物质的第四态 等离子态
等离子态像气态一样无定形,其区别在于等离子态的焓值(单位物质所含的热量)远高于气态,其原子全部或大部分已离化(即电离化),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其在被离化的区域里,正离子和负离子或电子是相等的,所以称为“等离子体”,它在总体上是电中性的。等离子体在宇宙中很常见,很多恒星都是等离子体,太阳就是一个大等离子体,因内部连续热核反应,其原子已全部处于离化状态。等离子体在地球上也不罕见,分自然形成的和人造的两类,自然形成的如电离层、极光、闪电等都是;人造的如原子弹爆炸,炸药爆炸、辉光放电及电弧等。可见无论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只要能量足够集中,就可产生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