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卢柯:强压之下出好钢

材料新视野
2013年12月11日

本报记者 丁佳   卢柯出生在革命老区甘肃华池。不过,20岁时,这个年轻人却走进了沈阳中科院金属所的大门,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扎下根来。   将近30年后,卢柯已是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他凭借着纳米孪晶强化效应、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等科学发现,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学术方向,并逐渐为世界材料科学界所熟知、尊敬。   “我很喜欢金属所的环境,这里跟外界相对隔离,能够潜心研究,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可以一起讨论问题。”   说这话时,卢柯的表情十分笃定。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初出茅庐的他赴德国做访问学者时,也曾有过片刻的动摇。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经济条件都很有限,工资只有德国的百分之几。“很多人都劝我留下来,可我交了一两份申请后很快就意识到,还是想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好好做番事业。”   然而,回国之后的卢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他观察到了金属材料的表面纳米化现象,初步实验也证明了其可行性。不过,当他跟别人说起自己的研究时,碰到的却几乎都是“冷钉子”。   “大家都觉得传统的纳米材料不是这么做的。当时我几乎无法说服别人,就连我的学生和研究助理都说服不了。我跟国外同行讲,也被他们笑话了,说我的研究毫无新意,没有多大价值。”卢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那几年,真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不过,卢柯始终认为,如果从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就应认准方向,坚持做下去。   几年后,卢柯的执着获得了回报。他澄清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过程机理和结构演化规律,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一些奇异性能。与此同时,表面纳米化技术不但获得了学界的承认,还成功应用到了宝钢集团冷轧厂的拉矫辊上,大幅提高了拉矫辊的使用周期。   “纳米科学虽然热门,但金属中的纳米研究很难。”中科院金属所所长杨锐说,“在中国,有些过程是很难可逆的。而卢柯当过金属所的所长,任期满后又能回到实验室继续搞科研。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照样能把基础研究做得很出色,这是很不容易的。”   2000年,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很多双眼睛都盯着35岁的实验室主任卢柯,想看看他究竟能搞出什么名堂。   没想到,卢柯一上任就取消了以“数论文、比经费”为主的科研评价方式。相反,在年底时,他让各研究部的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给大家讲一个“科学故事”。   “故事不一定非得是‘完成时’,还可以是‘进行时’甚至‘将来时’。”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成会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不再一味拼论文了,反倒是为了能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更精彩而在科研上投入很大精力。   “真正解决了一个科学问题,比发表几十篇论文都有用。”卢柯说,“实际上,这些年我们科研人员的论文引用情况反而非常好。”   除了做学问,目前卢柯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我希望年轻人能快点超过我。一个领域、机构要发展,一定是下一代超过上一代。我们年长一些的,应多为他们提供帮助。”   卢柯的博士生刘小春就亲身体会过老师的良苦用心。2011年底,刘小春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纳米层片结构现象。他非常激动,想马上写论文发表。2012年3月,卢柯正在北京参加学习。刘小春很着急,就带着写了个大概的论文跑到北京,想和老师商量发表事宜。   两人在一家快餐店里讨论了两个小时。在卢柯接连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后,刘小春才发现自己对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根本就没有完全弄清楚。   “回来后,我又花了将近2年时间做了更多实验,才算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刘小春说,后来卢柯又亲自帮他修改论文,前后不下几十遍。最后论文投到美国《科学》杂志,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被接收了。“其实,我当时也有过一些抱怨,现在回过头来才理解了老师这么做的用意。” 在金属所许多和刘小春一样刚刚踏入科学大门的年轻人眼中,卢柯不但是一个榜样,更是一个“造梦人”。他对年轻人委以重任,不遗余力地帮助着别人。用刘小春的话说,“他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科学家的宽大胸怀”。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11-2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