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人民网】"科研狂人"卢柯:我从不为荣誉而战

材料新视野
2013年12月30日

  16岁上大学,25岁获博士学位,28岁被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聘为研究员,36岁被任命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创刊以来首位担任评审编辑的中国科学家……他是卢柯,同事眼中富有激情的科研“狂人”,学生眼中循循善诱、极具人格魅力的严师,众人心目中的天才级科学家。
今年10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正式公布,卢柯的名字赫然在列,将一直顶着各项光环的他又一次推上浪尖。面对成就而言尤为凸显年轻,面对与“能否得诺奖、何时得诺奖”等一些人投来好奇与质疑的目光,卢柯依旧淡然,埋首于自己的科研舞台。如他所言,“我从不为荣誉而战”。
科研“狂人”:兴趣、坚持、勇气缺一不可
上午8点多到研究所,8点多到10点半之间处理工作事务、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问题,10点半以后跟学生一起讨论,下午的时间同样一半给自己一半给学生。晚上的时间留给自己工作,周末大概只休息半天,这是卢柯在没有其他事务安排情况下的作息时间表。
卢柯认为自己并非什么神童,只是花了足够的耐心与时间去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屏蔽掉纷繁的外界诱惑。对他而言,科研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并非单纯的糊口工作,反而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享受。
现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杨锐评价他,“卢柯是个非常有激情的人,想到一个点子甚至会睡不着觉。”
“科学研究本身很艰苦,我每次都问学生们,你们有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科研是一定不成的。”卢柯说。
有了兴趣这第一要素,坚持与勇气便是接下来科研路上的两个重要伙伴。“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因此就需要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勇气。科研又是一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儿,选择了科研,就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所以,最大的痛苦和挫折,其实是来源于自己。”
“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卢柯与他的研究组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他们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也正是此技术的研究过程,曾让他倍感煎熬。
自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范围内或许只有卢柯一个组在做“表面纳米化”技术研究。虽然初步实验证明该技术具备可行性,但在其他人眼中,“表面纳米化”等同于“不可能”三个字。“最痛苦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连说服自己的学生都很难,甚至开始自我怀疑,当时我的研究助理也只做了一年。”研究方向无人认可,国外同行也嘲笑其“没有新意,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
“那时,研究所领导来问我下一步还能发展什么技术,我回答‘表面纳米化啊’,领导立刻就问‘除了这个呢’?”
讲起这段听起来不乏“幽默”的对话,卢柯自己也笑了。但就如其坚定地选择了科研一样,他认为只有自己想清楚,并且想法经分析后是可行的,就应该坚持下去。
卢柯的坚持给予了他丰厚的收获,在今年10月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卢柯带领的团队发表了他们取得的最新突破,在金属镍中发现了具有超高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纳米层状组织。同期发表的评论认为,这一成果“非同寻常”,将为“各类工业制造的基础研究与潜在的技术应用打开新视野”。这是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做出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在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上他们发表的第三篇《科学》论文。
机制创新:“科学故事”成为考评依据
卢柯认为,好的科研体制不但要出好成果,更要出好人才。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便成为机制创新的试验场。
实验室建立之初,卢柯与研究所的领导层共同决定,在国家实验室内取消论文发表奖励,年底考评采取研究部主任讲一个科学故事的方式。“所谓科学故事,就是讲述你的科学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进展。而且不是每个人每年都要讲,如果你今年觉得尚未准备充分,可以明年甚至后年再讲。”
卢柯说,故事的后边就是学术问题,如果不花足够长的时间进行研究,很难有深的理解。即使是一些新领域在起初会有很多新现象,但深入研究下去也需要很长时间。“其实解释一个发现比发现本身更难,这是科研最难的环节之一。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比发表多少文章要好得多。”
实行新的考评办法后,实验室内的科研风气日益浓郁起来。当科研成果不再被量化,论文发表不再成为奖励指标,研究人员们为了能把故事讲完整,反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科研中。
此外,卢柯在国家实验室内还搭建了一个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实验设备集中管理,且实验室内的学生、研究人员免费使用。“做科学研究的人要有能力判断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同时保证你的测量数据是准确无误的,这就需要充分的实验测量,实验设备的免费使用为此提供了保障。”
如今,担任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的卢柯,每年都会从经费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于公共技术平台的维护与发展,实验室内的各个研究部也因此拥有了更为方便顺畅的科研交流合作平台。据记者了解,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家实验室的论文引用情况一直在该领域名列前茅。如杨锐所言,将平台建好,自然有人来,时间足够,自然会出成果。
为人师表:带领学生“游玩”科学世界
如今的卢柯已经辞去了很多行政事务,也尽量避免一些社会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科研组里跟学生和技术人员在一起。“现在最花心思的部分,就是帮助我的助手和学生梳理科研思路,解决一些困难。希望他们能够超越我,而且时间离得越近越好。”卢柯带领的研究组完全继承了他的科研风格。
只要卢柯没有出差任务,他的研究组都会固定在每周一上午开组会,进行讨论。学生们做的科研记录本,他会不定期亲自查看。2008年入所,现在正读博四的阎丰凯是卢柯的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卢柯导师是纯兴趣激励,从来不会强制给我们什么题目,都是在很宏观的课题下让我们自己慢慢找感兴趣的点。即使‘跑题’了也没关系。”阎丰凯说,卢柯导师会给研究组内营造出非常浓厚的学术氛围。一篇文章拿去给卢柯修改,改十遍八遍是平均值,也会因为某个部分需要完善而被要求补充实验。而一个实验周期至少需要两个月,论文的发表也就要相应延迟。但对于他们而言,发表文章已经是与物质奖励无关的一种习惯。“卢老师还带领我们在科学世界里玩的很high。”
同为卢柯学生的刘小春对此也深有感触:“我们经常会开大组、小组的报告会,向大家告知自己都做了哪些事情。他不在乎我们结果好坏,更看重我们有没有做事情。卢老师特别注重对我们的科研训练,从基本实验到数据分析再到科研表达,一整套流程十分完善。出于我们的长远考虑,他都是宽进严出。”刘晓春说。
在这样的氛围下,卢柯带领的研究组成了最“耐得住寂寞”的人。卢柯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科研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卢柯说,“科研对于我来说,从一开始的理想与追求,慢慢成为了我的兴趣,现在则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在兴趣的指引下,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徜徉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