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发现暗物质存在新证据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于2014年9月18日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
2011年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由国际空间站搭载,它的任务是寻找暗物质并探寻其起源。根据现有理论,宇宙中的暗物质远远多于普通物质,暗物质碰撞会产生过量的正电子,而阿尔法磁谱仪可对宇宙射线中的正电子进行精密观测。? ?图1 国际空间站上的AMS探测器
暗物质是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它们不发出可见光或其他电磁波,用天文望远镜观测不到,但它们能够产生万有引力,对可见的物质产生作用。天文学家推测,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25%,暗能量占70%,他们还认为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5%。因此,探测和研究暗物质很可能导致物理学界的革命。图2 东南大学AMS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
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投入达20亿美元,研究人员来自美、欧、亚三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家对这个项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分别来自大陆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能物理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及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和中山科学院等单位。
(龙翔依据有关资讯编撰)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