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壶菌-----21世纪两栖类的最大威胁之一!

从水到陆
2014年08月15日

作者:王剀 (网纹之吻)

蛙壶菌,学名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缩写Bd),是一种仅仅寄生于两栖动物表皮角质层的寄生真菌。通过产生真菌孢子(该寄生菌的繁殖方式),寄生菌刺激两栖动物的表皮角质层增厚,致使正常的渗透压调节程序没法进行,电解质和水无法通过皮肤正常渗透入体内,最终寄住会因过低的血液电解质含量引发的心脏停止而死亡。但该真菌由于对寄住的特殊的生理要求因此只感染两栖动物,对人完全无害。
bdfig1

图1 被Bd感染的蛙上皮横截切片

从上至下D为正在释放孢子的孢子囊(上部乳头状突起为释放口,孢子囊内紫色圆点为游走孢子), 箭头所指为释放后的空孢子囊, I为为发育成熟的孢子囊,E为寄住的上皮组织(图片摘自加州伯克利大学AmphibianWeb)

感染后晚期症状包括腹部和大腿皮下出血(红肚子和红腿),大量脱皮,脱下的皮肤堆积于身体表面,甚至出现部分皮肤溃烂;同时寄住行为表现异常:反映迟缓无精打采,大腿向后伸展摊开匍匐。疫情爆发时往往能造成大面积地区内的两栖动物短期内迅速死亡。
如果该寄生菌在寄住身体表皮的密度很低,寄住可能并不会表现出疾病征兆也不会死亡;而当密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寄住就会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并且伴随很高的死亡率。但这个限度是因物种而不同的,有的物种在低密度下就会发病死亡,而有的物种,比如牛蛙、爪蟾、以及南美的翡翠树蛙(学名Centrolenella prosoblepon)?则对于壶菌有较高的抵抗力,在高孢子密度下也不会发病。这些免疫力强的物种则往往作为最后寄住使寄生菌在区域大面积死亡后幸存,同时作为携带者帮助真菌传播扩散。

bdfig2

图2 翡翠树蛙

该壶菌被认为是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减的元凶之一,而且已直接或间接造成了部分物种的灭绝或踏上灭绝边缘(巴拿马金蟾,达尔文蛙等),同时威胁着很多原本已经濒危的两栖动物(加州虎纹蝾螈)。

bdfig3图3 金蟾

bdfig4?图4 达尔文蛙

之前疫情报道多集中在美洲(北美和南美)和欧洲,亚洲少有报道,但后续研究发现其实亚洲也早有壶菌存在,只是尚未出现大规模疫情爆发和大面积死亡而已。 日本,韩国,老挝,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卡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均监测到Bd感染,而其中菲律宾,卡基斯坦,老挝,印尼,和马来西亚样本检测到的感染率较高。
而2010年的报道指出云南省确定了Bd感染,在4种原生两栖无尾类(滇蛙,昭觉林蛙,云南臭蛙和大蹼铃蟾)和入侵物种牛蛙(菜市场食用个体以及野外已形成种群的野化个体)上得到Bd阳性结果。而台南同时也有Bd感染的报道。台湾的研究指出从美国进口食用的牛蛙可能是致使中国壶菌感染扩散的原因!
回顾论坛各个爬友的求助贴,我不禁想起了很多符合Bd感染症状的例子,所以我忍不住在想:有多少所谓的暴毙是暴毙,而又有多少是因为其他原因得病死亡,而只是饲住不知原因?
回归主题,在这里科普这个疾病的原因一是让大家了解这种潜在的两栖动物疾病,二是提醒各位爬友几点:1)为了您爱宠的健康,不要把野生蛙类作为宠物蛙(角蛙,牛蛙)的饲料;2)饲养过程中对于新购买的野生蛙注意隔离饲养,尽可能避免蛙之间的直接接触,甚至饲养用具间的接触;3)避免不同产地(特别是不同国家)物种的混养,以避免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严禁放生非原生物种!而且哪怕是同一物种,不同产地的个体(比如东南亚的花狭口蛙和国内云南和海南的花狭口)也不能放生!
最后,建议和鼓励爬友们在野外见到野生牛蛙时不要手软!吃货们抓回来宫爆红烧,如果不爱吃蛙那就就地正法!为清除国内入侵物种和消减疾病携带者作出一份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sar.blog.kepu.cn/

参考资料:

AndreaS, Jodi JLR, Dennis R, et al. Is chytridiomycosis an 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 in Asia??? ???PLOS ONE.?2011; 6 (8): e23179. doi:10.1371/journal.pone.0023179

An overview of Chytridiomycosis. Amphibian Web. May 17, 2011.

Changming, B, Trenton, W.J.G., and Yiming, L. First evidence of?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in China: Discovery of Chytridiomycosis in Introduced American Bullfrogs and Native Amphibians in the Yunnan Province, China. EcoHealth. 2010: 7, 127-134.